有“澹味”才是好文章,《光明日报》( 2016年12月16日 08版《文学遗产•理论版》)
对外汉语教材评估视角下的《原本老乞大》,《海外华文教育》2016年第6期
现有对俄汉语教材的不足及非学历化教材编写的必要性,《国际汉语学报》,2012年06月
О влиянии разницы в мышлении на форму языка и его выражение (на материале русского и китайского языков),Слово. Грамматика. Речь (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学术刊物,厦门大学规定的“一类核心”),2012年05月
《论衡》对《文心雕龙》的影响,《厦门大学学报》,2011.1
中国寻根之旅与文化认同及华文教育之关系,《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3.5
《10-12世纪汉文化教育影响下的契丹文学》,《海外华文教育》2010.4
《朝鲜时代汉文小说》用典考,《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11月
《论衡》的文气思想及其影响,《中文自学指导》,2009年05月
中、日姓名预测学的漫谈及比较,《海外华文教育》,2008年05月
《左传》、《三国演义》的前兆描写比较,《语文学刊》,2008年01月
周易文化在朝鲜地区的传播,《海外华文教育》,2006年06月
《论衡》的文学观,《厦门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三教文化的传播与海外华人社会,《文艺报》2004年3月25日第二版(理论与争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