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就读于南安普顿大学,中华文化越来越受到不少南安普顿大学师生和当地民众的喜爱。为此,当地时间5月至6月,南安普顿大学孔子学院举办了三场以“了解中国”为主题的线上专题讲座,吸引了南安普顿民众和大学师生的积极参与。
首场讲座于当地时间5月7日举行,由孔院外派教师彭涛主讲。这场题为“中华传统节日及文化内涵”的讲座聚焦春节、端午等节日的文化意义,并对跨文化校园环境如何为师生提供文化支持进行了探讨。

当地时间5月28日,第二场讲座主题为“中国人的姓名”,由孔子学院资深教师傅瑛老师主讲。傅老师讲解了中文姓名的来源与结构,常见姓氏的发音要点及常见误区,并通过互动,帮助与会者掌握拼音的读法,更准确自信地称呼中国同事与学生。

当地时间6月11日的第三场讲座“中国行政区划”由孔子学院本土教师徐智蔷博士主讲。讲座系统梳理了中国的行政结构及地区间差异,帮助大家更好理解中国学生日常提及的地理知识。

三场讲座反响强烈,一位德语老师写道:“自从几年前我进入大学以来,中文名字的正确发音一直困惑着我,因为在我的德语课上有很多中国学生,我真的希望通过正确地念出他们的名字来表达尊重。现在,你们总算达成了我的心愿!”许多听众留言,讲座对他们了解中国学生的文化背景很有帮助,希望孔院今后多举办类似的活动。
(文/彭涛 图/彭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