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喜相逢,明月寓团圆。为了让英国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习俗,并度过一个欢乐而有意义的中秋节,南安普顿大学孔子学院下属孔子课堂和教学点相继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中秋节文化教学及体验活动。让我们一起走进各孔子课堂和教学点,看看他们是如何庆祝中秋的吧!
01博航特沃辛中学八年级
英国当地时间9月14日上午,南安孔院下属孔子课堂博航特沃辛中学公派教师宫榕为8年级学生带来了一场以中秋节为主题的中国文化体验课。
首先,宫老师向学生们科普了中秋节的起源并告诉学生古代中国人通过祭拜月亮来祈求福佑。紧接着宫老师向学生播放了嫦娥奔月的动画视频。在播放视频之前,老师提出几个问题,如嫦娥为什么要飞到月亮上,她是自愿还是被迫飞向月亮等,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观看视频。视频过后,许多学生被嫦娥与后羿的凄美爱情故事所感动。之后,宫老师又为学生介绍了中秋节的民俗,如中秋节那天,中国人会全家团聚,一起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文化体验,宫老师用灯笼花纸现场教学生制作中秋灯笼。学生们看着摆在桌子上五颜六色的彩纸兴奋不已,为了选一张自己喜欢的图案都挑花了眼。有的学生做完了自己的灯笼后还申请多拿一张彩纸想做一个送给妈妈。在学生们制作灯笼的过程中,宫老师还播放了根据宋代文豪苏轼词作《水调歌头》谱写的歌曲,在热烈的交流和优美的歌声中结束了这一堂富有意义的中秋文化体验课。



学生灯笼作品展示
一盏盏灯笼,一个个好奇的问题,博航特沃辛八年级的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体会中秋节的内涵,分享节日的快乐。博航特沃辛学校本次中秋文化体验课不仅让英国的学生感受了中秋节的热闹气氛和文化习俗,也进一步激发了他们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热情。
02 希望社区小学和曼斯布里奇小学
英国当地时间9月13至9月15日,公派教师康国旗分别为南安孔院下属教学点希望社区小学(Hope Community School)和下属孔子课堂曼斯布里奇小学(Mansbridge Primary School)的孩子们准备了一堂丰富多彩的中秋体验课。
首先康老师让大家通过视频了解中秋节的时间、习俗以及庆祝方式。小朋友通过视频和康老师的讲解了解到阴历和阳历的不同,以及中国人对于团圆的期待。随后小朋友通过康老师的提问了解了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的故事。接着康老师介绍了月饼的不同种类及制作方式,并现场演示。为了寓教于乐,康老师还精心安排了涂色、写月字、中秋拼图、做月饼等活动让大家来体验中秋文化。

中秋拼图

制作月饼

月饼展示

作品展示
小朋友们拿着自己做的月饼都异常兴奋,有些还做出要吃月饼的动作,老师也希望有一天小朋友们可以吃到真的月饼。
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中国第二大传统民俗节日,它保存着先民古老的天地人和的哲学思想,蕴含着华夏子孙生生不息的敬月信仰,表达了人们渴望团聚和祈求团圆的美好意愿。南安孔院下属孔子课堂和教学点举办的这一系列中秋文化教学及体验活动,不仅让英国学生了解了中秋节的起源与习俗,也使学生加深了对中国人注重亲族情谊与血亲联系的文化价值观的理解。
(图文/宫榕、康国旗,审校/郑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