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23年1月21日、22日,南安孔院分别与南安少林、南安华人协会合作, 在市中心的 Mayflower剧院和当地最大的购物商场Westquay 举办了两场春节文化活动,以文艺演出、中国文化工作坊等活动庆祝中国兔年新春的到来。

孔院教师及工作坊志愿者活动现场合影
孔院为此次活动精心准备了四个中国文化工作坊,分别是书法、剪纸、泥塑、生肖涂色,并设置了中国知识问答,吸引了大量访客参与。
书法
毛笔写“福”是南安孔院每年春节活动的保留节目。今年,孔院除了送“福”,还挑选了其他一些寓意美好的汉字,如“安”、“康”、“禄”、“寿”等,将其涵义的中英双语标注打印出来供访客阅读、选取,并教他们认读。访客选定汉字后,孔院老师现场书写,将饱含美好祝愿的汉字赠送给他们。有的民众也会选择亲自书写,以体验中国书法的乐趣。除了这些寓意美好的汉字,老师们也会应访客要求书写他们的名字、画有玉兔的“福”或“学业进步”等汉字,让英国民众在领略中国书法魅力的同时,感受浓浓的“年”味儿。得到喜庆汉字的民众非常兴奋,一个个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书法现场照片
此次的书法工作坊还有两位特殊的访客——南安普顿市市长夫妇,市长Jacqui Rayment女士饶有兴趣地向孔院老师了解中国书法文化及汉字的象形特点,并尝试用毛笔书写了一个“寿”字。


南安普顿市长体验中国书法
剪纸
剪纸是中国节庆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张纸、一把剪刀、一阵咔嚓咔嚓声,就可以剪出各种精美的图案,为节庆增光添彩。此次活动,孔院为民众准备了各种剪纸模板,有平面的兔子、熊猫等孩子们喜爱的图案,可以制作精美的墙饰;也有立体的“春”字,可以作为垂挂的艺术品......访客们在志愿者的帮助下纷纷拿起剪刀,挑选自己喜欢的图案,亲身体验剪纸的乐趣。


剪纸现场照片
泥塑
今年是兔年,泥塑自然少不了可爱的小兔子。志愿者们提前制作了兔子及其它栩栩如生的动物泥塑摆在桌上,瞬间吸引了许多小朋友的眼光。小访客们在志愿者帮助下学习泥塑的技巧,有的参照孔院事先打印的动物图案捏泥,有的则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主创作,制作出一个个憨态可掬的小动物。也有的一家大小共同参与,其乐融融。小朋友们拿着亲手制作的泥塑作品,爱不释手,满脸自豪。



泥塑现场照片
生肖涂色
生肖作为中国经典的民俗文化符号,历史悠久,寓意丰富。此次,孔院准备了十二生肖图案和彩笔,给访客介绍中国的十二生肖文化,并打印出生肖对应的年份,让他们找到各自的生肖,并教小朋友们学习“我属X”的中文表达方式。有不少访客都知道自己的生肖,可见生肖文化在当地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普及。






生肖涂色现场照片
中国知识问答
为了让访客更好地了解中国春节文化传统、增进对现代中国的认知,孔院还特地设置了中国知识问答环节,提前准备了与中国新年习俗及中国社会相关问题十五道并制成二维码,访客扫码作答,答对五道题以上即可获得一份小礼品,参与者可上网搜索阅读相关信息并找答案。在旁陪同孩子做手工的家长们纷纷拿出手机扫码参与,有的夫妇还相互配合、讨论热烈。虽然领取的只是一个小小的中国结、福字或鱼、金元宝等小挂饰,但通过这一环节也了解到中国相关新知识,无疑是物质精神双丰收,难怪笑容这么灿烂!

中国知识问答现场照片
文艺表演
此次活动现场,主办方还搭建了舞台,为观众带来了精彩纷呈的春节文艺表演。舞龙、舞狮气势威武,中国舞蹈灵动优美,中国歌曲悠扬动听。我院志愿者教师张枫茹和吕爻还身着汉服参与了中国传统服饰走秀,为现场观众展示了中国传统服饰之美,赢得阵阵喝彩。


服装秀现场照片
本次春节活动吸引了当地及周边城市大量民众参与,商场一至三楼都挤满了观众。根据商场的数据统计,今年参与春节庆祝活动的访客达三万多人,比去年增长了5.4%。参与孔院工作坊的访客也有三千人左右。此次春节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使远离故土的当地华人华侨及留学生等感受了中国新年的热闹,也为英国民众了解中国社会、体验中国文化提供了良机。春节庆祝活动已成为许多当地民众不愿错过的“保留节目”,今年孔院工作坊的访客中就有一些去年参与过活动的熟悉的面孔。春节文化活动越来越成为中英两国民间增进了解、建立友谊的桥梁。

活动现场热闹非凡

南安孔院郑英、郑若玲两位院长在现场合影
(文/张枫茹、图/郑若玲、审校/郑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