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孔子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孔院动态 ->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孔子学院 -> 正文

南安普顿大学孔子学院各课堂及教学点举办端午文化教学活动

时间:2022-06-14 作者: 点击:

202263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前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孔子学院下属孔子课堂及教学点特别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教学活动,帮助学习汉语的英国青少年了解中国端午传统习俗以及背后的故事。


01 · 博航特沃辛中学七年级

当地时间526日在南安孔院下属孔子课堂博航特沃辛中学(Bohunt School Worthing, 国际中文志愿者教师张枫茹为七年级学生带来了一堂多彩的端午文化课,以增进英国学生对端午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的中文学习热情。

张老师首先播放了一个端午节相关视频,以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而后,从端午节的时间、由来及庆祝方式三个方面对端午节做了详细介绍。在讲解过程中,张老师充分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让学生较全面地了解端午节文化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提出了各种有趣的问题,如“端午节期间所有的河里都会赛龙舟吗?”“吃粽子的时候也吃粽叶吗?”......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讲解结束后,张老师利用游戏教学平台NEARPOD帮助同学们复习和巩固端午节的相关知识。

张老师指导学生们制作龙舟

张老师课件截图


在讲解之余,张老师还组织了别开生面的“赛龙舟”活动。同学们在了解了龙舟的由来后,参考网络上的龙舟图片,设计并制作了自己的“龙舟”。而后,同学们在教室里进行了无水“赛龙舟”活动,看谁的龙舟行进得又稳又快。通过这堂端午文化课,同学们不仅学习了相关的文化知识,还体会了赛龙舟的紧张气氛,感受了浓厚的端午节日氛围。

学生的龙舟作品

“赛龙舟”活动


02 · 博航特沃辛中学八年级

当地时间66日下午,南安孔院下属孔子课堂博航特沃辛中学公派教师宫榕为8年级学生带来了一场以端午节为主题的中国文化体验课。

首先,宫老师通过播放端午节视频给学生介绍了端午节的起源与习俗,展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深厚又悠久的历史。在学生对端午节有了初步了解后,宫老师又讲解了农历与阳历的区别、中国古代伟大诗人屈原的爱国情怀以及南北粽子不同口味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差异。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端午节,宫老师特地为学生播放了中国各地举行的端午龙舟赛视频,学生们被紧张又刺激的比赛氛围深深吸引,频频拍手叫好。

语言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在文化教学中理应融入语言教学。在介绍完端午节后,宫老师开始教授学生书写“端午节”“粽子”和“赛龙舟”等与端午节有关的词语。为了巩固学生对端午节相关知识的记忆,宫老师还设置了问题抢答环节,如端午节的阴历日期是几月几日、端午节纪念的人物是谁、为什么当时的百姓要往河里扔粽子等等。在教学过程中,宫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下了解了端午节的时间、由来和中国民间各种纪念方式,充分做到了寓教于乐。最后,宫老师让每组学生制作一个端午节海报,最好的作品会被贴到中文教室进行展览。此次端午文化课不仅让学生了解了“端午”的文化内涵和端午食粽习俗的由来,也让学生感受到了节日背后中国人民所崇尚的爱国与忠诚的文化价值观。


03 · 希望社区小学和曼斯布里奇小学

英国当地时间67日及68日下午,南安孔院下属教学点希望社区小学(Hope Community School) 和曼斯布里奇小学(Mansbridge Primary School)公派教师康国旗为小学二至五年级学生准备了不同的端午文化体验课。

首先,康老师通过设置的问题一边提问一边观看视频,让孩子们了解关于端午节的基本知识。其次,康老师讲解了与端午相关的几个词语,如端午节、龙舟、粽子等,并让学生通过“我喜欢…”“我不喜欢…”的句式来表达自己对粽子和龙舟的喜好和态度——所有小朋友都表达了对龙舟的喜爱。接着,康老师在不同年级开展了不同的文化体验活动,针对二、三年级学生设计了龙舟涂色的活动,针对四、五年级学生则通过裁剪、组合、涂色等步骤设计属于自己的龙舟,还让他们进行龙舟词语大赛。在游戏中孩子们不仅复习了学过的词语,也体验了一番龙舟比赛的紧张和激烈。最后,康老师介绍了端午节一些常用祝福语,孩子们用耳熟能详的旋律唱出了“祝你端午快乐”“祝你端午安康”等语句。

在看视频的过程中,孩子们对于屈原的故事分外好奇,提出各种不同的猜想或假设,例如,为什么屈原要以身殉国,如果自己是屈原会怎么做?为什么人们要把粽子扔进河里,是因为屈原生前最喜欢吃粽子还是因为粽子是送给水里的龙的祭品?屈原真的死了吗,是不是因为龙救了他才叫龙舟节?孩子们的奇思妙想让课堂充满趣味,一堂课下来,学生们不仅收获了知识,也获得了快乐。

学生们在制作龙舟

康老师班级学生作品展示与赛“龙舟”


中国的节日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内容生动活泼,富有中国特色。对汉语学习者来说,学习汉语也是在学习中华文化。如何有效地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融于对外汉语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和体认这些节日深层次的文化观念,用以解释其所遇到的表层文化现象,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汉语、了解中华文化的兴趣,是对外汉语教师经常思考并正在努力实践的重要内容。文化因交流互鉴而更加精彩,我们也期待有更多的汉语学习者通过中国文化这座桥梁对中文和中国产生浓厚兴趣。


图文:张枫茹、宫榕、康国旗

审校:郑若玲


友情链接

中国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新店镇翔安南路厦门大学翔安校区坤銮楼(主楼群二号楼) 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361102

电子邮件:oec@xmu.edu.cn(招生) oecbgs@xmu.edu.cn(办公室) 网站:http://oec.xmu.edu.cn/

电话: +86 (0)592 2186211 传真: +86 (0)592 2093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