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中国—中东欧青年文化交流会”线上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清华大学与匈牙利罗兰大学主办,外交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事务特别代表姜瑜大使、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傅博副秘书长出席会议。波兰弗罗茨瓦夫大学孔院六名学生,严士姿(Dominika Jędrzejczyk)、乌简川(Łukasz Umiński)、蓝礼迪(Lidia Latos)、鹿诚玄(Rafał Piotrowski)、郭璐泽(Marta Głogowska)、杜茜茜(Dobrosława Jarek)及周志香、田宇晴两位老师参加该活动。

图1
来自中国、匈牙利、波兰、保加利亚、斯洛伐克等多国青年代表在线进行友好交流。严士姿(Dominika Jędrzejczyk)同学代表波兰青年在交流会上做主题发言,她谈了自己小时候第一次看到中国汉字时的激动心情,回顾了学习汉学专业的苦乐与坚持,分享了练习中国传统舞蹈带给她的深刻体悟,也讲述了帮助当幼儿园教师的妈妈筹办“国际中文日”活动的故事。她认为,现今世界人们变得更加独立、好奇、勇敢,最重要的是思想开放。她呼吁青年们不要害怕体验不同的文化,内心应怀着孩子般纯真的好奇心,沉浸在多元文化的学习与交流中,相信勇敢的文化探索会让世界变得更美好。随后播放了严士姿同学为此次交流会专门录制的《左手指月》舞蹈视频。

图2

图3
会后,严士姿同学说,“我今天有幸参加了中国—中东欧青年文化交流会,发表了我对跨文化学习的体会和思考,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活动中我不但观看了来自中东欧其他地区大学生们的精彩表演,也倾听了他们的观点以及他们与中国和中国文化亲密接触的故事。我也向大家展示了自己的观点,并用中国舞蹈抒发了我对学习中国文化的激情。非常感谢主办方给我参与这次会议的机会,它鼓励我更多地去了解不同的文化和语言,同时也拓宽了我的视野。”
鹿诚玄(Rafał Piotrowski)同学也参加此次会议,聆听各位代表的发言。他表示,参加中国-中东欧国家青年文化交流会对他来说很有意义,可以结识来自中东欧和中国的同学,感受他们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历史的趣事,了解他们在中国旅行的经历和学习生活,以及各国不同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他说,听着这些思想开放和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轻人有机会在和谐发展的环境中相遇和融入的故事,激励他去拓宽知识,积极参与国际交流项目。他相信,年轻人是能够塑造未来并在包容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推动跨文化交流发展的群体,他非常感谢活动主办方的积极筹备,因为这种交流将不同国籍和地区的人们凝聚在一起。
(图文/周志香,审校/夏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