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孔子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孔院动态 -> 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孔子学院 -> 正文

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孔子学院举行“《等级标准》国际性与在南本土性关系探讨”主题座谈会

时间:2025-11-18 作者: 点击:

10月15日,主题为“汉语能力标准的国际性与南非本土性关系探讨”的学术座谈会在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孔子学院举行。来自英国理启蒙大学(Richmond, the American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in London)的张新生教授、西开普大学中医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孙浩峰教授、斯大孔院中方院长郑若娟教授及教师代表共八人出席。本次座谈会围绕《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的国际化视野与在南语境下的本土化实践展开深入交流。

座谈会伊始,郑若娟对张新生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与会嘉宾。张新生现担任英国理启蒙大学现代语言中心主任、欧洲汉语教学协会副会长、欧盟汉语能力标准项目负责人。在语言教学标准建设、跨文化交际及语言政策等领域成果卓著。此次座谈,张教授将“欧洲共同语言参考框架”(CEFR)与《等级标准》的互鉴经验带入非洲语境,为《等级标准》在南落地以及南非本土中文教育体系提供了宝贵的“他者”镜像。

在座谈中,张新生教授首先回顾了欧洲语言能力框架(CEFR)的形成历程,并从传教士汉学的历史脉络出发,阐释了语言标准化在全球语言教育体系中的意义。他表示,《能力标准》不仅为国际中文教育提供了可操作的能力量表,也是中文教学走向全球化、规范化、系统化的一大进步。

随后,孙浩峰介绍了中文在南非基础教育体系中的发展现状。他指出,目前中文已作为“第二附加语”(Second Additional Language)正式进入南非国家课程体系,其积极意义在于使中文正式纳入高考体系,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语言学习的选择与升学路径。然而,现行标准在层级目标描述与能力细化方面仍较为粗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文教学的系统性与教学成果的可比性,南非本土中文标准体系的进一步细化亟待推动。

围绕这一问题,张新生提出,应在深入理解南非教育语境和中文学习者特征的基础上,探索《等级标准》在南本土中文教学中的应用路径,通过引入能力分级体系,在课程设计、教学评估和教材建设中实现科学化、层次化改良。同时,《等级标准》的落地也能为南非本土中文能力标准的修订提供反哺与参考,助力在南本土中文教学体系的完善与升级。

在自由交流环节,与会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南非多语环境下中文教学的诸多挑战,如学生母语多样、语音干扰明显,以及在多元文化背景中如何兼顾不同学习特点的学生。张新生结合自身经验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思路,引发了现场热烈讨论。

本次座谈会的举办,为《等级标准》在南语境下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未来,斯大孔院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的精神,深化与国内外高校专家学者的交流互鉴,在中文等级标准本土化研究、师资培养和课程建设等方面持续探索。

/钱倩  图/斯大孔院教师)



友情链接

中国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新店镇翔安南路厦门大学翔安校区坤銮楼(主楼群二号楼) 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361102

电子邮件:oec@xmu.edu.cn(招生) gjzwjy@xmu.edu.cn(办公室) 网站:http://oec.xmu.edu.cn/

电话: +86 (0)592 2186211 传真: +86 (0)592 2093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