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6月11日,由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孔子学院、开普敦大学孔子学院、西开普大学中医孔子学院共同发起并联合举办的西开普地区孔院首次中文课堂与文化活动组织经验交流会于斯坦陵布什七姐妹酒庄(Seven Sisters Vineyards)成功举办。此次交流会由斯坦陵布什大学孔子学院承办,汇聚了三家孔院中外方院长、公派教师和志愿者共22人。

交流会由斯坦陵布什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郑若娟教授主持,四位孔院院长分别为此次经验交流会致辞。西开普大学中医孔院外方院长武长虹博士指出,中方院长换届曾使各孔院交流有所减弱,如今加强沟通交流尤为迫切,建立孔院间紧密的合作关系可以提升孔院在当地的整体影响力。开普敦大学孔子学院院长冯芃芃教授指出,个美其美,美美与共,经验交流会为未来各孔院的合作筑牢了根基。西开普大学中医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孙浩峰博士则强调独行快,众行远,经验交流会将助力西开普地区各孔院的良性竞争。



在中文课堂经验分享环节,与会教师从不同角度分享其在中文教学中的宝贵经验。斯坦陵布什大学孔院周婧宸老师分享了语音教学的经验,介绍如何巧妙地从自我介绍过渡到拼音教学,并针对南非学生常见的读音偏误,分享了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开普敦大学孔院张艺欣老师以“教语法不讲语法”这一观点为核心,通过生动的案例分享了其在语法教学方面的心得。西开普大学中医孔院袁昱菡老师则聚焦“学生输出”这一教学理念,从课堂管理和教材运用等方面提出了独到见解。



在文化活动组织经验分享环节,斯坦陵布什大学孔院张怡老师以书法和茶艺文化活动为例,探讨了如何提升文化活动的吸引性、趣味性和深度性,尤其强调如何通过文化活动的各个环节纠正文化误区、正本清源。开普敦大学孔院杨冰钰老师分享了中文歌曲大赛的组织和策划经验。西开普大学中医孔院陈连香老师则讲述了学生因学习中文歌曲而改变人生轨迹的故事,展现了中文教学对个人成长的深远影响。



与会教师们一致认为应常态化开展交流会,彼此分享经验,不断精进中文教学和文化活动组织的能力。院长们还就联合组织策划开普敦大型文化活动进行了深入探讨,期冀通过协同合作,提升孔子学院在西开普及周边地区的品牌知名度。


郑若娟教授在总结发言中提出了建立南非孔子学院常态化合作机制的设想,意在打破地域与资源的限制,推动在南各孔子学院之间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她表示,机制化、系统化的合作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孔子学院在南非的整体办学水平与协同能力,更将进一步扩大其在整个非洲地区的辐射范围和品牌影响力。与会者一致表示将积极参与并全力支持该合作机制的构建与落实,共同推动孔子学院事业在非洲持续高质量发展。

此次经验交流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实现了中文课堂和文化活动组织方面的经验互通,更进一步推动斯大孔院与西开普地区各孔院之间的紧密联系与深度交往。未来斯大孔院将继续秉持合作开放的心态,在“一带一路”倡议和“金砖”合作机制大背景下,与在南非各方孔院守望相助,共同提升孔子学院在非影响力。
(文/钱倩 图/左刘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