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2日至8日,德国特里尔孔子学院举办“马耳他中文语言文化”春令营。本次春令营由特里尔孔院主办、马耳他大学孔院和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协办。来自卢森堡、德国莱法州和萨尔州的24位中学生参加了本次春令营。肤色不同、语言各异的小营员们在为期7天的春令营中体验了中国语言、茶艺、美食、中医中药、武术太极、古代科技、建筑等中华文化。

开营仪式
本次春令营以特里尔孔子学院外方院长卜松山教授的讲座《为什么学汉语》拉开序幕。卜教授以己为例,通过多种语言的对比分析,风趣幽默地讲解了在当今世界汉语学习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春令营共涵盖十个版块:中国语言、神州茶艺、中华美食、中医中药、武术太极、古代科技、园林建筑、传统游艺、马耳他概况、中德文化差异。主题讲座均由“专家讲授”、“互动问答”两个基础部分组成,部分版块还包括了“亲身体验”这一环节。在地中海地区中医中心,中国第18期援马耳他医疗队的医生们为营员们进行了艾灸、拔罐、推拿等传统中医治疗方法的演示,并深入浅出地解释其疗法和疗效。首次近距离接触中医让大家兴奋不已,提问此起彼伏、人人跃跃欲试。营员们还在中医中心亲手包起了饺子,品尝中国传统美食。在马耳他大学的马耳他中医中心, 医生讲解了中医多元化的治疗方法, 大家对耳穴的介绍兴趣盎然,纷纷要求体验 。在医生的指导下,大家对照图片自行贴压穴位,还学习了眼保健操来缓解视疲劳。在武术太极课上,营员们不仅跟着师父们学习了气功和太极的基本姿势,还分小组学习了传统舞龙。在师父们的悉心指导下,大家很快就舞得像模像样,人人都沉浸在舞龙的快乐中,不愿下课。在茶艺课上,马耳他大学孔院教师孙怡以“茶”字为切入点向学生讲解“茶”的历史、类别、功效等,并通过“柴米油盐酱醋茶”等有关典故介绍茶在中国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营员们观茶色、闻茶香、品茶味,领略中国茶艺之美,品茗的同时又品尝了绿豆糕等中式点心。在中文课上,特里尔孔院教师马翠华巧妙地把语言学习的课堂变成了一场“密室逃脱”的闯关游戏。营员们按照语言水平被分成三组,闯关题目既有语言要素又有文化知识,闯关过程中既有单打独斗又有小组合作。在电化教具的帮助下,教室俨然变成了一间密室,大家都沉浸在闯关答题的紧张氛围里,营员们只有获取所有通关印章才可以逃脱密室,最后得到马老师的奖励。在“中国古代科技”的专题讲座中,来自德国萨尔州彩虹学校的高海滨校长利用诸多妙趣横生的短视频为营员们讲解了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并例举“四大发明”在古今中外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中国文化差异的课堂上,来自德国莱法州美因茨安华学校的高鸿校长以中德双方对彼此的刻板印象为切入点,营员们在数次反转中深刻体会到了文化差异,并学习如何进行跨文化交际。在马耳他文化考察的旅程中,营员们不仅品尝到了马耳他的地道小吃——Pastizzi,更是上了一堂旅游汉语课。春令营除了为学生们准备了丰富多彩的课程与活动外,同时也为特里尔、马耳他孔院教师及卢森堡、德国的带队教师们提供了一场汉语教学研讨会, 会上特里尔孔院外方院长卜松山教授作了题为《跨文化对话的反思》的讲座,三国教师们在会上热烈交流经验、切磋技艺。

茶艺课品茶

地中海中医中心讲座

体验中医拔罐

体验包饺子

体验中药贴耳穴

“密室逃脱”护照剪影
春令营的结营仪式在马耳他桑塔露琪亚市的中国古典园林“静园”举行。特里尔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李毅博士为大家讲解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与特征。在汇报演出中来自德国和卢森堡的营员们分别表演了《长命百岁》、《恶有恶报》、《滚滚江水》、《反对歧视》四个中文短剧,现场气氛热烈:亭台楼榭,小桥流水,欢声阵阵,笑语盈盈。

讲座剪影

游览静园

汇报演出剪影

大合影
马耳他地理位置优越、集中了中医中药、园林建筑等大量中国文化资源。本次春令营得到了马耳他大学孔子学院的大力支持,是厦门大学共建孔院之间合作的一次成功尝试,更是特里尔孔院2023年国际中文日系列活动中的一场重头戏。
(文/ 马翠华,图/ 李毅、马翠华,审校/李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