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英国卡迪夫大学孔子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孔院动态 -> 英国卡迪夫大学孔子学院 -> 正文

盛夏赴华 轻触东方文化脉搏——英国卡迪夫大学孔子学院2025年厦门-北京 夏令营纪实

时间:2025-08-17 作者: 点击:


北京时间7月3日至12日,11位就读于卡迪夫大学和纽卡斯尔大学的学生,在英国卡迪夫大学孔子学院公派教师程洋洋的带领下,融入“厦门大学2025年中外大学生文化交流夏令营”,开启一段跨文化的沉浸式体验。尽管来自不同学校、城市和背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目标:走进中国,读懂中国。

在课堂上,他们认真聆听关于中国经济、教育、中医与动漫等领域的讲座;文化体验环节,他们亲手绘制团扇,提笔书写自己的中文名字,再郑重盖上篆刻印章。那一刻,语言与文化,从书本概念化为指尖的触感与心中的印记,如墨迹般晕染开来。



行程中还特别安排了参访本土科技企业——厦门星纵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在展厅内,专业讲解员详细介绍了公司在智能物联网(AIoT)领域的前沿应用,学员们饶有兴致地观察环境监测、智慧办公等解决方案的现场演示,并不时就技术原理和全球化应用发问,近距离感受中国科技创新的脉动。

学员们走出教室,用脚步丈量这片土地:夜游厦大,有人驻足湖畔,静静凝望水中倒影;自由活动时,他们尝试用生涩的中文问路、点餐,失误时相视而笑。这些真实鲜活的片段,让文化不再遥远,而是可感可触的生命体验。踏上鼓浪屿的石阶,漫步泉州古街,顶着热浪攀登北京长城。他们不满足于匆匆打卡,更珍视当下的所见所感与心灵触动。




结营仪式上,卡迪夫大学英美双国籍学生韩凯玲用中文分享感悟。她坦言,此行初衷是提升中文,但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换位思考”,去理解一个迥异的社会。她赞叹厦门的开放活力,更意外发现波士顿倾茶事件中的部分茶叶竟来自厦门。“没想到,在中国重新理解了美国的一段历史。”她笑着说。



短短十天,学员们在语言、文化、历史与现实间架起了桥梁。他们不仅提升了语言能力,拓宽了视野,更对“理解他者”有了切身的体悟。无论是体验传统文化、感知现代科技,还是行走在古老街巷与壮阔山河之间,他们从厦门行至北京,从课堂融入市井,从汉字纸面走向立体中国。



夏令营已然落幕,学员们真挚的感谢长存于心:“谢谢你们让我们有机会‘理解’在中国,而不仅是‘看’中国。”、“回去后我会继续学中文,这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质朴的话语,蕴含着持久的力量。临别时,许多人将亲手制作的团扇,珍重地放在行李箱最上层。扇面上的墨迹早已干透,而一段新的旅程,才刚刚在心底启程。

(文/程洋洋 图/程洋洋)


友情链接

中国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新店镇翔安南路厦门大学翔安校区坤銮楼(主楼群二号楼) 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361102

电子邮件:oec@xmu.edu.cn(招生) gjzwjy@xmu.edu.cn(办公室) 网站:http://oec.xmu.edu.cn/

电话: +86 (0)592 2186211 传真: +86 (0)592 2093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