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8月25日至26日,泰国皇太后大学孔子学院与诗琳通中国语言文化中心联合主办美赛中学中文文化营。本次文化营以“学中文,知文化”为主题,为五十余名营员精心打造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课程,内容涵盖语言学习、音乐艺术、武术养生、职业中文及文化体验等多方面。参与者们在沉浸式的学习氛围中,充分领略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激发了学习中文的热情。

在当地时间25日的开营仪式上,皇太后大学孔子学院院长张桃热烈欢迎美赛中学师生,盛赞美赛中学在中文教学及文化传播方面的突出成就。她表示,孔院将竭力为学生们提供学习中文、了解中国的机会,并欢迎他们常来孔院体验。此次文化营旨在激发学生们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并期待在未来与美赛中学开展更深入的合作。
开营首日上午,汉学院教师周海为营员们带来了一堂生动实用的HSK3级辅导课程。周海以妙趣横生的教学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常用词汇、基础语法,并结合考试重点进行针对性辅导。他还鼓励学生们大胆用中文进行自我介绍和日常交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们积极踊跃地举手发言。
当地时间25日下午的文化课程独具匠心。汉学院教师玉南旺带领营员们走进了中国传统音乐的殿堂。她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古筝悠久的历史和精巧的构造,细致地教大家音阶和基本指法,随后亲自示范并教授经典名曲《茉莉花》。优美的旋律在教室里飘扬,营员们纷纷尝试拨动琴弦,用心感受中国民乐的细腻与动人。


另一边,汉学院教师蒋辉向营员们展示并教授了太极拳。蒋辉详细讲解了太极拳“动静结合、刚柔并济”的独特魅力,并带领大家认真学习每一个基本动作。伴随着舒缓悠扬的音乐,营员们在模仿学习中,逐渐领悟了中国武术的精髓。许多营员表示,练习太极拳不仅能强身健体,更是一种放松身心的绝佳方式。
当地时间26日上午,文化营开设了备受欢迎的职业中文课程。该课程分为两个专题,兼顾实用性与趣味性,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汉学院教师莎妙慧带来了主题为“水果市场”的“职业中文一”课程。莎妙慧通过实物展示、图片展示和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方式,让营员们轻松掌握了各种常见水果的中文表达,还教授了询问价格、讨价还价等实用语句。在课堂上,同学们积极参与到分组问答游戏中,答对者即可获得“纸币”奖励,整个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
“职业中文二”的课堂上,汉学院教师王双双带来了主题为“清莱一日游”的课程。她重点介绍了清莱著名旅游景点如白庙、黑庙、蓝庙等的中文名称,并组织营员们以小组为单位,用简单的中文介绍自己最熟悉的景点。大家踊跃参与,将课堂变成了一场精彩的“中文导游展示”,既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又增强了对本土旅游资源的自豪感。

当地时间26日下午的文化体验活动无疑是本次文化营的最大亮点。
孔院教师徐艳艳带领营员们走进了充满魅力的国画世界。本次课程的主题是“大熊猫”。徐艳艳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大熊猫作为中国国宝所具有的文化象征意义,随后亲自示范如何在精美的纸扇上绘制憨态可掬的熊猫。营员们兴致高昂地拿起毛笔,虽然笔触略显稚嫩,但一只只可爱的熊猫跃然于扇上。

与此同时,孔院教师任莉带领大家体验了中国传统美食 —— 饺子的制作过程。她先为大家示范了和面、擀皮、包馅等步骤,然后带领学生们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学生们互相帮助,有的专注地揉面,有的认真地擀皮,还有的兴奋地包饺子。虽然包出来的饺子形状各异,但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充分体验到了中国家庭式的温馨。热气腾腾的饺子煮熟后,整个教室都弥漫着诱人的香味,师生们围坐在一起,品尝着自己亲手制作的美食,赞不绝口。
为期两天的美赛中学中华文化营,课程紧凑有序,内容丰富多彩。文化营通过语言学习、文化体验、音乐艺术和中华美食等多元形式,充分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有效提升了学生们的中文应用能力,更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理解并爱上中华文化。不少营员表示,要将此次文化营的收获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努力成为中泰文化交流的使者,为日后中泰文化传播做出贡献。
(文/陈春蕾 图片/方真智、黄丽悦、赵庆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