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正值厦门大学第十二届“中国日”文化节到来之际,泰国皇太后大学孔子学院也举办了“中国日”文化节海外分会场活动,邀请了百年名校清莱市第一小学的学生们前来共襄盛举,与厦门大学“中国日”内外联动,遥相呼应。活动开幕式上,皇太后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张桃致欢迎辞。她首先对清莱一小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高度赞扬了清莱一小在汉语教学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张桃表示,皇太后大学孔院与清莱一小多年来携手合作,共同播撒下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之种,此次“中国日”文化节活动将为双方的友谊与合作增添新的篇章,希望通过文化体验活动,让学生们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同时为中泰文化交流注入新活力。
清莱一小校长Siripat Khattiya在致辞中感谢孔院的邀请,肯定了双方在教学和文化活动等领域的紧密合作。她勉励学生们珍惜此次文化节的机会,深入体验中国文化,并表示期待未来与孔院开展更多合作。
此次“中国日”文化节为清莱一小的学生们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项目。活动主要分为国画、茶艺、武术和剪纸四个板块。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头戴桂花簪子的公派教师徐艳艳以桂花为主题,通过视频介绍桂花的特点,并教授学生国画基本技法。从握笔姿势到运笔技巧,学生们专心投入,一株株飘香桂子跃然纸上。活动结束后,师生们拿着自己的画作在孔院的桂花树前合影留念,留下美好回忆。

精通泰语的志愿者教师赵梓欣用中泰双语为大家介绍了中国的茶文化。她从中国人品茗待客的习俗讲起,解析了“茶”字的结构,介绍了茶叶的种类和茶具中每个部件的用途。通过温杯、投茶、冲泡、分茶、品茶等茶艺步骤的展示和讲解,学生们全面领略了中国茶文化的精妙。在问答环节中,学生们积极抢答茶艺相关的知识,并学着老师的样子有板有眼地表演茶艺,化身为一个个小“茶博士”。

中国武术部分则由志愿者教师陈雪琼和修郝佳负责教授八段锦。作为中国古代气功功法之一,八段锦具有健身、养生的效果。两位老师通过视频介绍、亲自示范、要领讲解、逐一纠正等方式,一遍又一遍地教授学生们这一传统功法。学生们在一次次的练习中体会到了中国武术的魅力,纷纷表示要将这一传统功法继续练习下去。
志愿者教师王晨光和孙丽红带领学生体验剪纸灯笼制作。她们将传统剪“春”字与灯笼相结合,先介绍了中国剪纸和灯笼的由来、特点、用途与文化内涵,并展示了一幅巨大精美的剪纸作品。学生们看了啧啧称奇,纷纷上前争相观看。随后,老师们从划线到剪法再到制作方法,一步一步带着学生们体验。最后,学生们将一张张红纸变成一个个“春”字型的红灯笼,提着自己的作品合影留念,收获满满成就感。
一天的文化节活动很快就结束了,但学生们却意犹未尽。在闭幕式上,清莱一小带队老师和学生代表纷纷分享了这次文化活动中的收获与感激。他们表示,这次“中国日”文化节活动不仅让他们深入了解了中华文化的魅力,还让他们与中国老师有了近距离的互动和交流,收获颇丰。他们依依不舍地表示,希望下次还能再来参加这样的活动。
最后,大家合影留念,共同为“中国日”文化节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加深了中泰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也为推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贡献了一份力量。未来,皇太后大学孔子学院将继续携手清莱一小等合作伙伴,在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方面展开更多合作,为中泰友好交流贡献力量。

(文/秦晓弦 图/秦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