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上午,学院在颂恩楼1602会议室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专题学习,副校长杨斌到会指导,国际中文教育学院领导班子成员、科级干部和国际处副处长张胜强参加学习,会议由院党委书记范丽主持。

学习会上,党委副书记吴荻首先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篇章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为什么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篇章。接着,党委书记范丽、副院长毛通文和国际处副处长张胜强先后分享了学习心得。
范丽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致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贺信回顾了海外教育学院的发展史,谈到了建院以来,学院一直坚持将华文教育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办学宗旨,致力于服务华人华侨和增强中华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力。虽然受疫情影响,学院近两年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但我们依然要坚定信心,克服困难,要在教学方式、方法和教材方面进行积极改革,使其能适应后疫情形势下汉语教学及中华文化传播的需要。
毛通文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致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贺信谈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对厦门大学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做出了积极贡献的肯定让自己倍受鼓舞。作为从事这项工作的工作者,更要加强对“为什么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一文的学习和理解,要深入挖掘文化符号背后精神实质,积极宣扬中华文化深层次的理念,讲好中国故事,继续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做好工作,并汇报了今后的工作思路。
张胜强代表国际处领导班子汇报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的感悟,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既是对我校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们做好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期许。为此国际处将积极创新对外交流方式,全面提升国际交流合作水平,进一步探索中国高等教育走出去的办学模式,为海内外文明交流互鉴贡献厦大智慧。还就如何继续发挥厦门大学侨、台、特、海优势,打造教育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在校际双、多边平台发挥引领作用,为推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和中外人文交流做出更大贡献提出了多条新的设想。

杨斌对大家的发言表示肯定。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会人员都是文化传播工作者,更要树立文化自信,才能讲好中国故事。他还结合工作中的实际事例阐明党史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当前国家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波云诡谲、暗潮涌动。我们加强党史学习,就是为了找寻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面对各种挑战赢得胜利的制胜法宝,在学习中不断增强面对困难和挑战取得胜利的信心。
最后,杨斌传达了教育部相关文件,对中外语言合作交流中心的工作和孔子学院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对相关工作进行了布置。
(杨晓燕/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