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领会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10月31日下午,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华文系教工党支部在坤銮楼C104会议室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党日活动。华文系全体教师参加,副院长耿虎做领学,院党委书记范丽参会指导。活动由支部书记洪镔主持。
学习活动在《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网宣片》视频中拉开序幕,老师们认真观看学习《新华社全文播发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社长篇纪实通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党的二十大报告诞生记》、《新华社受权全文播发新修改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 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新闻视频。

耿虎副院长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文本逐条领学,他指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铸就了激荡人心的东方传奇,这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取得的。他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辉煌成果,要结合工作不断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他要求,全体教师要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持续的学习,将报告内涵与工作实际相结合,为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积极作为。
接着,洪镔以《闽山闽水物华新,东方绿叶蕴深情》为题,讲述了在总书记关怀下,福建的茶产业让一座座荒山变成金山银山,一棵棵茶树铺就一条条乡村产业振兴路的故事。从“茶产业”到“茶文化”,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的重要指示精神。

在交流环节,与会老师纷纷发表学习感悟。
潘超青副院长首先发言,她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的重要论述,指出作为国际中文教育一线工作者,应该以工作热情和专业态度去对待学生,成为学生感受中华文化和社会的桥梁,同时也要立足岗位,进一步做好来华留学生的培养工作,培养更多知华友华爱华的国际友人。
郭建花结合国际中文教育现状,指出世界上对汉语的多元需求,师资结构的优化与调整等变化都引发了对行业发展的思考,如何从基础问题入手,改革创新,是学院未来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何宏耀表示,对“中国式现代化”概念的提出很受触动,做为一名教师,在教书育人中要重视从现代中国入手,把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融合到现代的建构主义教育思想之中。
张姜知感慨的谈到,短短几年间,经历了党和国家三次重要进程,心情十分激动。身为青年教师党员和区人大代表,要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要多为师生办实事。
王天骁结合自身经历表示,过去十年国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作为受益者和参与者,倍感骄傲和自豪。要更加坚定文化自信,在更大的视野里“讲好中国故事”,把中华传统文化和思想传递给世界。
方环海从学术的角度谈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有五个维度:基于和平的、与自然协调的、人口平衡发展的、人民共同富裕的和物质与精神文明并进的,是有中国国情特色的现代化理论,是超越了西方一元化的“现代化”,是中华文明现代化的新阐释。

最后,院党委书记范丽做总结发言。她指出,华文系党支部成功组织了今天的双周政治理论学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政治引领作用,充分发挥了党员领导干部的以上率下作用,充分发挥了理论指导实践作用。她强调,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学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
针对今后的工作,范丽书记提出如下要求:一要深刻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实质。加强学院工作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建设“双一流”学校的有效对接,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的目标任务转化为推动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具体行动;二要加强组织领导。党支部要切实扛起政治责任,全面系统地抓好华文系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要主动谋划安排,分类分层开展讲座学、座谈学、考察学、互动学等多形式教育培训,把广大师生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三要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确保真学真懂,落地见效。紧紧围绕各项重点工作,找准切入点、着力点、落脚点,争取在“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推进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问题上做好理论和实践上的深入回答,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本次专题学习活动是华文系教工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活动的重要开端。接下来,支部将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落实学校、学院的相关工作安排,强化思想引领,坚持知行合一,结合工作实际,采用多种形式,保证学习成效,切实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的实践中。
(文/洪镔 图/苏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