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党的二十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专栏 -> 党的二十大 -> 正文

传承中华文化精髓,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学院举办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暨双周政治理论学习专题讲座

时间:2022-11-20 作者: 点击: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推进文化自信自强,11月18日上午,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在坤銮楼A104举办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暨双周政治理论学习专题讲座。学院关工委邀请离退休党支部书记黄香山老师为学生党员作题为传承中华文化精髓,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学院团委书记陈艺新主持,全体在校学生党员共同聆听了本次讲座。

黄老师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文化自信”视角展开本次讲座。他提到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四个自信”,而且特别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特别强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谈到什么是文化时,黄老师献身说法,指出文化包括历史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文学艺术、伦理道德、法律制度、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国画、书法、剪纸、茶叶等固然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中华文化早已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字里有文化、词汇里有文化,数字里有文化,地名里也有文化。

随后黄老师引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的十个中国古语“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结合“自强不息、尊师重教、和而不同、中庸之道”等内容进行精彩的讲解。黄老师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不能避开的一个主要内容是儒家思想中国的儒家思想对日本、新加坡、越南、韩国等邻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其次,黄老师特别提到了民本思想。中国古代春秋时期,就有相关记录,如“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孟子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强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就是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无数历史事实都证明:得民心者得天下。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提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最后,针对中华文化的特点,黄老师指出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华民族饱受磨难、历尽沧桑,但是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文化具有很强的同化力、凝聚力、延续力和融合力。

本次讲座香山老师对党的二十大报告部分内容作出深入浅出讲解,加深了我院学生党员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认识接下来学院将结合关工委工作,充分发挥“五老”优势,鼓励广大老同志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帮助青年学子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文/张旭图/李文洁审校/陈艺新     


友情链接

中国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新店镇翔安南路厦门大学翔安校区坤銮楼(主楼群二号楼) 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361102

电子邮件:oec@xmu.edu.cn(招生) oecbgs@xmu.edu.cn(办公室) 网站:http://oec.xmu.edu.cn/

电话: +86 (0)592 2186211 传真: +86 (0)592 2093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