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中这个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小伙子就是我今天的采访对象,他的中文名字叫乐伯德,大家都叫他阿德,来自波兰,和他的初次相见是在我的汉语课堂上,那天我讲课的内容着实有些枯燥,可他却一直听得很认真,还时不时地埋下头记笔记,从那时起他便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乐伯德目前在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修语言生三年级下的课程,相比于同阶段的同学来说,他有着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而他却总是谦虚地说还不够好。乐伯德爱好广泛,最让他感兴趣的莫过于天文观察了,他参加了厦大翔安校区的天文爱好者社团,他说透过望远镜总能看到的那些令他着迷的星体,那些更加接近宇宙本质的东西。当然,仰望星空的同时不能忘记脚踏实地,乐伯德对中国美食也是情有独钟的,他喜欢炒饼、炒面、长长的烧茄子,还有加入了炸花生米的任何菜。喜欢吃的同时乐伯德也不忘记锻炼身体,有的时候也会去游泳,他说翔安的游泳池宽大而明亮,而且水温恒定,非常人性化。
当被问及更喜欢厦大思明校区还是翔安校区时,他不假思索地选择了翔安校区,他说他喜欢翔安的安静,这种安静可以让人思考,让人发呆,当被问及会不会感到不方便时,他说除了交通比较慢之外其他还是十分满意的,他还比较喜欢翔安的宿舍,干净整洁的两人间很舒适。
乐伯德在波兰时,就读于卢布林天主教大学,他一共上了六年,前三年修读的专业是法语,后三年修读的是汉语,可以说是真正的双学位学士,汉语是该大学第一年开设的专业,他说他对语言有着很强的学习兴趣,相比于学习法语,他认为学习汉语更具有挑战性。尤其是汉语,他认为中国是个很有意思的国家,而且学习汉语是个很有挑战性的东西,尤其是面对无尽的汉字数量的时候,还有各种各样的声调时,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学习印欧语系的新鲜体验。他认为汉语的简单之处在于汉语的词形没有什么变化,相比于波兰语,波兰语的词形变化无穷,就连名词、数词都会发生各种变化。乐伯德目前已经通过HSK四级考试,现在正在准备HSK五级的考试,当我半开玩笑地说你语言水平这么高直接去考六级吧,他谦虚地笑着说还是一步一步来吧。
他认为在厦大学汉语和在波兰大学学汉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体验,他说他在波兰的汉语课程是由当地的一些中国人来教授的,老师可能并没有经过系统地汉语教学培训,课堂完全是老师的自由发挥,并没有严密的课程大纲与课程规划,也缺乏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而在厦大学习汉语,则有着规定的课本,完整的教学体系,会有综合课、听力课、口语课等等不同的课型,教师大多是科班出身,有着专业的汉语教学知识和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相比之下,他更喜欢在厦大的汉语学习生涯,他认为在这一年里他的汉语学习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
谈及未来的打算,乐伯德表示自己不会考虑读硕读博,相比于去研究理论,他更加喜欢学习各种各样的语言。当被问到会考虑什么样的工作时,乐伯德出乎意料地并没有给我一个具体的答案,他喜欢随性的生活,他准备在找工作过程中不断摸索,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份工作。
乐伯德今年六月份毕业后就要回到他的家乡桑河畔鲁德尼克了,说到他的家乡,他觉得最大的特点就是人口少,只有七千人,城市周围被森林环绕,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当我问他走之前有没有什么想完成的心愿,他说如果有时间的话一定要去中国的北方走一走,他比较喜欢历史底蕴丰富的城市,像北京、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