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5月27日至5月30日,在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中国语言文化研究中心的协力下,该州艾伦·弗里尔公立小学(Allen Frear Elementary School)中文沉浸式课堂隆重举办“中华文化周”系列活动,通过“手工龙舟制作”“香包制作”“筷子比赛”和“中国风筝创作”四场传统节日主题体验活动,让三年级学生沉浸在中华文化的魅力之中。
当地时间5月27日,文化周第一场活动“端午节龙舟手工”拉开帷幕。课堂上,中文教师陈宪波向学生们介绍了端午节的来历与屈原的故事,并讲解了龙舟的历史和象征意义。孩子们用彩纸编织船身、绘制龙头龙尾,为龙舟系上中国结并贴上贴纸,制作出独一无二的“专属龙舟”。
学生们在欢声笑语中体验了中国传统节日,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也加深了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与兴趣。每位学生都将自己的龙舟带回家,向家人讲述端午节的意义,传播中华文化的魅力。

当地时间5月28日,第二场活动“香包制作”将端午节的文化体验推向高潮。陈宪波准备了丁香、艾草、薰衣草、玫瑰等20多种天然香料,带领孩子们了解香包的历史与用途——古人佩戴香包以避邪驱蚊、祈福健康。
在老师指导下,学生们用小勺精心挑选香料组合,装入彩色布袋,再系上丝线。香包千姿百态,香气扑鼻,孩子们脸上洋溢着成就感。不少美国老师也亲身参与制作,第一次接触香包文化的他们感叹中国传统节日的丰富。


当地时间5月29日的“筷子比赛”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智慧。中文老师讲述了筷子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并示范正确握法,孩子们热情高涨,积极练习。
比赛中,孩子们分组挑战夹棉球、夹小珠子的任务,赛场气氛热烈,笑声不断。最终,每位学生都获得一双筷子作为纪念。


文化周最后一场活动“中国风筝创作”于当地时间5月30日举行。陈宪波介绍了风筝的发展与象征意义,并展示中国学生的绘画作品。孩子们被熊猫、梅花、孙悟空、旗袍等图案深深吸引,纷纷开始创作自己的风筝。
在四至五人小组中,孩子们动手绘画、组装风筝,并写上中文祝福语“爱”“平安”“好运”等。风筝不仅体现了艺术想象力,更承载着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美好祝愿。这些风筝将作为礼物送给下一届学生,传递文化的温暖与友谊。

四天的中华文化周活动,Allen Frear 小学的学生们不仅“用中文边做边学”,更在欢乐的互动中建立起对中华文化的深厚情感。在特拉华州立大学中国语言文化研究中心的支持下,学校中文沉浸式项目将持续开展节日文化体验课程,推动中美文化交流在教育实践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文/陈宪波 图/陈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