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文明交流互鉴日益深入的今天,厦门大学共建的15所孔子学院和语言文化研究中心始终秉持"和合共生"的理念,通过一系列富有创意的文化活动和深入本土的实践探索,向世界生动展示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时代魅力,搭建起一座座跨越国界的文化桥梁。
深耕本土:文化传播的在地化创新实践
厦门大学共建孔子学院始终秉持"因地制宜"的理念,将中华文化以贴近当地的方式呈现。在土耳其,中东技术大学孔子学院创新推出"中土学生文化互鉴"项目,来自土耳其的中国小使者与中文系学子组成搭档,在毛笔书福、剪纸迎春、脸谱彩绘等特色项目中深度互动。马耳他大学孔子学院联合中国驻马使馆举办春节嘉年华,以中国鼓表演开场,近百名师生参与古琴、舞蹈演出及饺子制作,体验春节文化魅力。英国卡迪夫大学孔子学院为当地两所小学71名师生精心打造"中国日"主题乐园,设置剪纸、书法、灯笼制作及八段锦教学等体验区,活动获得当地BBC新闻报道。
泰国皇太后大学孔子学院走进清莱多所学校,古筝演奏与中文歌曲响彻校园,中国结编织、吹墨梅花等体验展台前排起长队。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孔子学院则将文化课堂搬进幼儿园,童声合唱搭配生肖手工,让中华文化启蒙扎根幼小心灵。这些活动不仅形式新颖,更注重参与者的切身体验,使文化传播真正落地生根。




云端联动:构建数字时代的文化传播新格局
在数字化浪潮下,厦门大学共建孔子学院积极探索"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的文化传播新模式。法国蔚蓝海岸孔子学院在尼斯举办的"流光溢彩"新春晚会,以其精湛的艺术呈现成为当地文化盛事。晚会巧妙融合传统戏曲翎羽与现代霓裳歌舞,为200余位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孔子学院则联袂中国学联及英东北五校打造春节品牌盛会。作为英国东北部最具影响力的华人庆典,本届晚会创新融合舞蹈、音乐、戏剧、相声元素,展现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活力。
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中国语言文化研究中心举办的蛇年春晚,则展现了海外文化活动的规模效应。活动不仅安排了精彩的歌曲联唱与舞蹈表演,还设置了丰富的场外文化体验区,最终吸引逾千名观众参与。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2025云春晚"中,尼日利亚纳姆迪·阿齐克韦大学孔子学院、泰国皇太后大学孔子学院精心编排的10个节目荣登云春晚大舞台,其中2个节目入选春晚直播,3个为全球孔院共同节目,5个进入云春晚展映,通过孔院CI门户网站与APP实现跨时区展映,覆盖全球观众。

学术为媒:深化文明对话的思想交流
厦门大学共建孔子学院在开展文化活动的同时,更注重学术层面的深度交流。德国特里尔孔子学院在中外方院长的共同努力下,在《人民日报》国际论坛专栏发表题为《春节是和谐文化的生动展现》的署名文章,以春节文化为纽带,深入阐释中华文明"和合共生"的哲学智慧。
特里尔孔院还在特里尔市立图书馆讲堂、莱法州府美因茨音乐别墅举办了三场"今日中国"讲座新春特辑。讲座围绕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文化创新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吸引百余位听众到场。这些学术活动不仅为当地民众了解当代中国提供了重要窗口,也为深化中德文化交流搭建了思想平台。


社区融合:打造多元立体的文化体验空间
厦门大学共建孔子学院通过与当地社区的深度合作,构建起多元立体的文化传播网络。菲律宾大学孔子学院携手克拉克发展局举办新春活动,现场古筝演奏婉转激昂,写福字、剪窗花、画脸谱等体验展台吸引众多民众参与。法国蔚蓝海岸孔子学院在法国南部最大商业中心CAP3000举办"迎新春中国文化体验日",设置书法、茶艺、剪纸、中国结、拓印等八个传统文化体验工作坊,吸引逾千名当地民众。
在南非开普敦"四海同春 华星闪耀"中国年活动中,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孔子学院开设的茶艺、汉服、结绳展台成为亮点。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孔子学院则与当地华人协会合作,在市内最大购物中心举办的春节联欢活动吸引包括名誉市长在内的2000余人参加,成为当地年度文化盛事。




展望未来:共绘文明互鉴的美好图景
厦门大学共建孔子学院通过持续的文化创新和深入的本土实践,不仅让中华文化在世界各地绽放异彩,更促进了不同文明间的深度对话。从校园到社区,从线下到云端,从文化活动到学术研讨,构建起的立体化文化交流网络,正在为促进民心相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未来,厦门大学共建孔子学院将继续秉持"和合共生"的理念,在三个方面深化发展:一是加强数字化传播能力建设,开发更多适应新媒体传播的中文学习和文化产品;二是深化本土合作网络,与当地建立更紧密的伙伴关系;三是提升学术研究水平,为文明对话提供更多思想资源。正如德国特里尔孔子学院在《人民日报》文章中所强调的,文化交流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在全球化的今天,厦门大学共建孔子学院正以其独特的文化传播实践,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着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些散布在世界各地的文化使者,正在用行动诠释着“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的深刻道理。
(文/周瑶 图/厦门大学共建孔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