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月25日,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孔子学院与长期合作伙伴巴特尔山图书馆(Battle Hill Library)再度携手成功举办了一场生动有趣的春节剪纸工作坊。
本次工作坊由纽大孔院的志愿者教师韦莹莹主讲,陈雪梅老师辅助教学。工作坊以即将到来的春节为背景,通过剪纸这一传统手艺,将中国传统文化带到巴特尔山图书馆,让参与者在浓厚的春节氛围中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韦莹莹老师首先在互动中简要介绍了春节贴剪纸窗花的含义,强调这一传统不仅是为了装饰屋子,更是为了营造春节浓厚的喜庆氛围。不同的剪纸样式蕴含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象征着幸运。随后,老师们展示了精巧的十二生肖剪纸,并在与学生互动中揭晓了今年是龙年,展示了“龙”剪纸。参与者们表示非常喜欢,不禁感慨剪纸的精美,听老师们说通过学习也能剪出这样的作品,更是纷纷迫不及待地跃跃欲试。
随后,莹莹老师在白板上写下了“春”和“福”字,结合春节讲解“春”和“福”的含义,通过带有“福”字的红包介绍春节人们将福字倒过来贴在门上的原因和“福到”的寓意,参与者们进一步感受和体验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接下来,两位老师展示并介绍了学生们将学习的“立体春字”、“春字爱心窗花”,并按步骤耐心指导学员折纸、画图样、剪纸和用刻刀刻纸,同时提供一对一的适时指导。


在剪纸工作坊中,参与者们展现出了高度的细致认真和专注。老师们更是耐心指导,细致入微地解释剪纸的技巧,鼓励学员们发挥创造力。在这种积极的学习氛围中,大家很快完成了第一个作品——立体的“春”字。

参与者们在完成第一个作品后信心倍增,开始挑战难度更大的春字爱心窗花。老师们耐心引导,学员们积极尝试,整个工作坊弥漫着一片兴奋与挑战的氛围。在参与者和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春字爱心窗花一个个在纸上诞生,每一件作品都成为了他们对春节美好祝愿的独特表达。
活动结束后,参与者们纷纷表示意犹未尽。对于大部分第一次的参与者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接触中国文化,第一次了解纽大孔院,他们特别享受这次剪纸工作坊,并表达了期待参与下一次活动的愿望。对于老学员来说,见到熟悉的老师们更是倍感亲切,图书馆的负责人Patricia还贴心地为老师们准备了蛋糕,感谢老师们的辛苦付出,并表示期待以后可以合作开展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工作坊。

这次合作不仅为当地社区带来了一场独特而丰富的春节文化体验,同时也进一步巩固了纽大孔院与巴特尔山图书馆之间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
通过不懈的努力,纽大孔院与越来越多的社区图书馆、中小学展开了长期合作,推出中国传统文化系列工作坊。这一系列工作坊为未来继续丰富当地社区的中国文化体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姚娜 图/韦莹莹、陈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