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尘封许久的行李箱,发现上面托运的行李条还在,斑驳的纸条上日期还很清晰,2022年1月,那是我踏上前往英国的航班开始这一段远行的日子。
记得那时候英国疫情还很严重,赴英的手续也异常复杂。出发前需要国内核酸检测,到了以后还需要自我隔离10天,再自测两次核酸。由于英国的防疫政策时有变动,临行前我每天都在关注着落地后该怎么办、到后住哪里、隔离期间的饮食以及如何购买生活物资,又要如何寄送核酸检测包等琐事......就在那样一种焦虑和期待中,我克服万千困难到达了南安普顿。随后就开始工作、找房,直到3月初住进租住的公寓,4月中下旬购置齐全各种生活物品,新的生活才算真正开始。
因为疫情的缘故,每天学校、超市、公寓三点一线,到英国四个月都没出过南安普顿市。不过回想刚到的日子充满了新鲜与好奇。记得第一次坐双层巴士去学校,坐在二层的第一排看着这个城市在眼前慢慢展开,看到冬天里依然绿意盎然的草地,看到上学的学生、超市购物的老人,还有耐心等待路人过马路的司机。不久以后,又看到路两边的植物先是开花,叶片再舒展开来,有阳光的日子越来越多,春天的气息也越来越近,一切都开始明媚起来。

3月开始绽放的二乔玉兰
在孔院我主要负责曼斯布里奇小学、希望小学、西区公园小学、巴顿中学4个教学点以及孔院本部的汉语课程。曼斯布里奇小学是孔院在本部唯一的一所孔子课堂,去那里上课我需要先坐四五十分钟的公交车,然后穿过一个社区、再过一条小河才能到达。路上看着社区里每家每户用心装点自己的花园和房子也是一种享受,特别是三月中旬,当万物还在沉寂之时,路上一棵二乔玉兰就已经迎风绽放,看到这样的风景总忍不住要多拍几张照片。
第一学期的周三早上要先去巴顿上课,下课后只有四十分钟时间既要吃饭,还要赶去上课,中间没有公交,只能打车前往。那时感觉周三一天人都是紧绷的状态,直到下午放学才能得以放松。学校的学生都很可爱,学习积极性也很高,但因为年龄小,注意力持续时间很短,所以我只能竭尽全力让他们在各种有趣的活动当中学习中文。令人开心的是,学校年度考评时,学生对中文课的反馈非常好,校长还当面向我表达了感谢。看到中文课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一种新的语言和文化,并且能让他们快乐地学习,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学生做的端午龙舟
希望小学是一所新成立不久的教会学校,学校现在开设三到五年级的课程。由于来英国之前就已给他们上了在线的汉语课程,所以第一次线下课我非常期待。还记得当天早上收到学校 Jeff老师的邮件,说他得了新冠,不能跟我见面。那一刻我很紧张,在国内相当于学生都是密接,而我还要去给他们上课。当我戴着N95口罩到了那儿,看着他们都跟没事儿人一样,一双双懵懂的眼睛看着我。他们笑着,交头接耳,羞涩地看着这个坐了十几个小时飞机、以前只能通过电脑屏幕才能见到的老师,那一刻,我不由得放下了戒备、摘掉了口罩,开始了我的第一节课。还记得那天课后班主任老师代表学校送给我一袋欢迎礼物,里面有茶、果酱、饼干、司康以及雨伞等英国特色的礼物,让初到英国的我非常感动。
Barton中学的学生都是高中生,学生们很好学,也很有礼貌。相比小学生,高中生教起来会轻松许多,也能跟他们有较为深度的探讨和交流。从他们眼中我能感受到他们对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喜爱。当我快要离开时,他们每个人都送了我精挑细选的礼物,让我既惊喜又感动。我退回了多数礼物,希望有一天他们可以亲自到中国走一走、看一看。就在几天前有三位学生告诉我他们HSK的考试成绩,一个192分(满分200),另外两位都是满分,很为他们骄傲。

参加2022春节活动

2022春节活动中做的熊猫
在这两年中非常感谢郑英、郑若玲两位院长以及傅瑛老师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照拂,也感谢一起工作的同事和志愿者们的帮助和指点。我们一起在忙碌中度过了2022和2023年的春节,我们在一个个活动中给英国当地人介绍中国文化,这一切都是我在南安的美好记忆。此刻,天气已有些许微凉,秋天已经迫不及待要来了。收拾行囊,整理房间,再到常去的地方看一看,向这个生活了快两年的城市告别。时间也许会模糊记忆,但每一段远行都会在我们身上留下这个城市的印记,总会记得世界上还有那么一个熟悉的地方和一群可爱的人们让我想要回望。
就此告别吧,这一段旅行已经快要到站,愿我们无论行走多远,依然可以眼眸清澄,为爱动容。

希望小学学生送的贺卡

曼斯布里奇小学校长及学生送的临别贺卡

巴顿中学学生送的临别贺卡和零食
(文图/康国旗,审校/郑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