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育梦七十载 中文传四海 ——学院举办院友座谈会

    时间:2025-11-14 作者: 点击:

    11月8日,厦门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育梦七十载,中文传四海”院友座谈会在翔安校区坤銮楼C104顺利召开,来自2010级至2022级的二十余名海内外院友代表欢聚一堂,共忆求学时光,共话学院发展,共同为学院七十周年院庆活动出谋划策。学院党委书记许美霞、院长陈志伟、副院长潘超青,华文系副系主任郭建花、孟繁杰出席座谈会,座谈会还特别邀请了曾经在学院负责学生工作的学校学生工作部副部长林明华、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副处长刘婉玉、招生与考试办蒋玉塔以及信息学院陈艺新等老师参会。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启忠主持。

    陈志伟代表学院向院友们致以热烈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院发展的各界院友表示衷心感谢。她梳理了学院的发展脉络,详细介绍了学院近年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学院深耕国际中文教育领域,学科建设取得优秀成绩;构建了多层次、国际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了大批通晓中国语言文化、促进中外交流的优秀人才;科研平台持续升级,建立了世界中文认知与AI大语言模型实验室;在五大洲12个国家共建15所孔子学院(中心),累计培养了100多个国家7万名各类人才,累计派出1500余人次中方院长、教师和志愿者。学院办学质量不断提升,持续助力中文走向世界。

    2026年,学院即将迎来建院70周年,针对七十周年院庆系列活动,陈志伟介绍了“七个一”计划。她表示,七十载栉风沐雨,学院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院友的鼎力支持,她希望以院庆为契机,搭建更广阔的院友交流平台,共同推动学院事业再上新台阶。

    在交流互动环节,院友们深情回顾了在厦大的求学岁月,分享了毕业后在各自领域奋斗的经历与感悟,传递对母院的深厚情谊与支持。国内院友中,既有深耕教育领域、持续深造的学子,也有作为学院早期研究生见证母院发展、着力推动学院实习基地建设的教育工作者,还有众多扎根中小学教育一线的老师,他们表示将在本职岗位上精进深耕,为母院增光添彩。国际院友们则以中文为桥,纷纷表示愿发挥自身优势,推动母校与所在国家院校的合作,促进中国与中东、日韩、中亚等地区的技术文化交流,或通过创办语言学习机构、运营自媒体等方式推广中华文化与闽南文化,为学院发展与跨文化传播贡献力量。全体与会院友对学院七十周年院庆满怀期待,表达了积极参与院庆相关活动、为母院发展再添助力的热切意愿。

    林明华、刘婉玉、蒋玉塔、陈艺新等四位老师也依次发言,他们回忆起当年与同学们开展汉语角、中国日、体验闽南非遗、走访福建土楼等活动的精彩瞬间,他们见证了国外同学从开始接触中文的青涩到成为汉语熟练的中国通。他们为院友们目前的成就而感到欣慰,希望大家多发挥跨文化优势,成为中外文明互鉴的“纽带”。

      

    许美霞总结讲话,她表示院友是学院最宝贵的财富,是学院发展最坚实、最可靠的后盾。无论岁月流转、行至何方,院友们永远都是厦门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的重要一员,学院永远是大家温暖的精神家园和心灵港湾。她深情寄语:“凤凰花开的路口,我们曾携手同行、共赴理想;七十载华诞之际,盼我们再度重相逢、共话情深。学院将始终牵挂每一位院友,也热切期待与全体院友一道,传承厦大精神,延续育人初心,让国际中文教育的种子在全球生根发芽、枝繁叶茂,让中外文化交流的纽带更加坚韧牢固、源远流长。”

    此次座谈会的举办,不仅拉近了学院与海内外院友的距离,更凝聚了发展共识、汇聚了奋进力量。学院将以此次座谈会为起点,持续推进院庆筹备工作,广泛吸纳院友智慧,为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图/刘森森 张峰  文/刘森森 李洋慧)



    友情链接

    中国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新店镇翔安南路厦门大学翔安校区坤銮楼(主楼群二号楼) 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361102

    电子邮件:oec@xmu.edu.cn(招生) gjzwjy@xmu.edu.cn(办公室) 网站:http://oec.xmu.edu.cn/

    电话: +86 (0)592 2186211 传真: +86 (0)592 2093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