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11月8日,2020年海外华文教师网上研习班在我校举办。此次研习班由中华海外联谊会主办,福建省海外联谊会、厦门大学承办,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福建省海外华文教育发展中心协办。来自14个国家的584位华文教育工作者在线参加此次培训。

开班仪式于10月30日下午举行,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华文系(主持工作)副主任潘超青教授主持仪式,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国际学院院长陶涛教授代表学校致辞,法国小熊猫学校校长罗坚作为学员代表发言,福建省海外联谊会副会长郑惠文作开班动员。

此次研习班邀请了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实力强大的教师团队,为学员们开设专项课程。课程覆盖面广,有针对性地提供不同的课程模块,包括针对二语教学的各课型教学(听、说、读、写)、汉语要素教学(语音、词汇、语法),针对华文教育提升性的文化类课程(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古诗词、茶文化、古琴),另有针对中小学华文教育的华语线上教学模式与方法、小学课堂管理及华文课堂教学观摩与评析等内容,尽可能满足不同的培训需求,全面提升参训教师的汉语教学能力,更好地传播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授课方式上,结合线上教学的特点、设置专业的录播室进行现场直播式授课,线上互动热烈,学员们的授课体验较好。全程线上直播23次,直播时长3392分钟,在线上课5407人次,1365人次观看回放。培训还延伸至课外,老师们通过微信等辅助手段继续答疑解惑,延续着课程内容,形成面向海外进行线上教学有效的教学互动模式。
十天的培训,让学员们受益匪浅。他们纷纷发来反馈,畅谈此次培训的收获。来自法国华文教育协会的老师们表示,“每一位讲课老师都精心准备了培训课程,理论实践相结合,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对传统文化的坚守,有对新式教学的探讨。培训不但对海外的华文教学有一定的启发,也对提高海外华文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有一定的帮助。通过培训,拉近了国内外教师们的距离,在教学上增进了互相的了解。”来自马来西亚刚被选派至华文小学的老师们也表示,“在疫情期间,能用同一种语言、同一种精神将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令人暖心动容。在授课方面,老师们时刻关心着学员们掌握和理解的程度,不断关注着我们所提出的问题并细心为我们解答,甚至通过答题卡、选择题的方式与我们互动,用心良苦。在内容方面,厦大老师们结合了21世纪实况以及各个国家的教育特点分享了独到的教育观念,让我们大开眼界、获益良多。”针对此次研习班的课程设置、规划、线上教学技术操作等他们也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及意见,为今后课程进一步升级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为期十天的培训已顺利落下帷幕,学员与海外教育学院老师们的“师生关系”虽然结束了,但是留下了深厚的“同行之情”“院友之情”。此次研习班的成功举办既是对过去海院传统的接续,同时也开启了新时期线上教学的新模式、新常态,海外教育学院将继续整合优势资源,秉承传播中华文化、传播华语知识的初心,为华文教育事业添砖加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