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节承载着深厚的中华文化,也有着诸多妙趣横生的民俗。为了以节日为纽带,搭建文化感知桥梁,让海外留学生同学们感受中国传统与闽南特色民俗,9 月 27 日上午,国际中文教育学院 / 海外教育学院在翔安校区坤銮楼举办“感知中国:我们的节日·中秋”文化体验活动。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启忠、华文系副教授吕伯宁、学院辅导员、志愿者与近170名海外留学生新同学共同参与了活动。
李启忠在致辞中热烈欢迎前来参加活动的师生,并向大家提前送上节日问候。他简要介绍了本次文化体验活动的目的意义和主要活动内容,并指出,中华文化蕴含“包容共生”的深邃智慧,跨文化的碰撞交融能让文化的生命力焕发新的光彩。希望同学们认真体验,在互动中读懂中国传统,在欢笑中留存宝贵的厦大校园记忆。他还提到,中秋是象征团圆的节日,作为厦大大家庭的新成员,希望同学能将参加活动感受到的快乐,传递给在远方的亲人,并为他们捎去一份美好的节日祝福。
随后,各国学生带来了精彩表演。来自十一个国家的同学合唱《友谊地久天长》,歌声动人,用音乐跨越语言隔阂,传递真挚情感。四名来自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同学带来中国舞《墨染丹枫》,灯光下红袖轻扬,舞姿优美,带领大家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古韵。
表演结束后,吕伯宁为大家生动介绍了博饼文化的家国故事与玩法规则。“博者,通晓古今之变也;饼者,团圆和美之形也。”博饼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团圆和美的寓意。大家围坐用六个骰子竞逐状元、榜眼等名次,赢取礼品,兼具竞技趣味与团圆氛围。中秋博饼这项厦门独有的文化活动,如今也渐渐走向全国,甚至全世界。

带着月饼香气的中秋暖意飘进博饼会场,中外同学围着长桌,很快热闹起来。志愿者拿着红瓷碗和骰子,一边讲解中秋传统与博饼规则,一边演示摇骰子,清脆的碰撞声引着大家好奇探头。起初拘谨的同学们,跟着演示慢慢放松。有人凑着讨论点数,有人举着小礼品说笑,不同语言的交谈里满是轻松。每次有人摇骰子,周围人都屏住呼吸,骰子落下后,惋惜或欢呼的声音此起彼伏,满是期待。
随着17桌状元先后产生,全场目光都聚焦到中央长桌 ——“王中王” 的终极角逐正式拉开帷幕。越南留学生何庆玲稳步上前接过瓷碗,手腕轻旋,骰子在碗中短暂滚动后稳稳落下,恰好定格在最高点数。全场瞬间爆发出欢呼声,同学们将她围在中间,为她穿上“王中王”服饰,她与身边同学双手轻握,脸颊泛红,笑意里难掩激动。在共享这份 “王中王” 的喜悦的同时,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们在互动中碰撞出的文化共鸣更加令人动容。

何庆玲说:“我和朋友们玩得特别开心,对于我们留学生来说,不仅学到了中秋知识、体验了博饼文化,还拿到了实用的小礼品。没想到我还中了状元,太激动了,已经开始期待明年的活动了。”

“花好月圆人团圆,良辰美景共婵娟。”本次活动浸润心灵的文化节目展演、独具厦门风情的 “博饼” 民俗体验,营造出了浓厚的节日氛围,每一个瞬间都充盈着相聚的热闹与温情,让大家触摸到中秋文化的鲜活肌理,也更真切地感知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交流中的碰撞,更在于互鉴中的生长。世界各地的同学们怀揣对中国文化的好奇与热忱相聚于此,不仅在掷骰博饼、共话家常中,感受 “团圆” 二字的温暖重量,更透过这轮中秋月,体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份收获也将化作动力,让大家在未来的道路上更好地携手同行、共赴新程。
(文/王语嘉 图/学院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