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嘉庚精神,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2月11日,在学院党委副书记吴荻老师、活动总策划肖宁遥老师和学院辅导员们的带领下,学院近百名中外同学一同前往集美区,参观嘉庚建筑,观看体验闽南传统特色戏曲高甲戏。

图为道南楼
肖老师首先带领大家参观了嘉庚建筑。嘉庚建筑指的是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于20世纪上半叶亲自规划、设计和监造,为创办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所建造的近百栋具有中西合璧风格的校舍和公共建筑。陈嘉庚先生旗帜鲜明地表示自己的观点:“一个民族,抹杀自己民族传统建筑形式,而只求模仿洋化的道路,埋没自己民族建筑的文化建筑技术,是没有国性的,是不应该的。”嘉庚建筑集中了闽南地方建筑特色、中国传统建筑精华和欧亚建筑优点,形成以中式屋顶西式屋身为主要特征的鲜明个性,构成了“穿西装、戴斗笠”的“兼容并蓄”的内涵特征,其主要代表包括:群贤楼,建南楼,芙蓉楼,南薰楼,道南楼,延平楼,尚忠楼。

图为南薰楼

图片来源:陈嘉庚先生故居
在陈嘉庚先生故居,师生了解到陈嘉庚先生营实业的聪明才智,勤劳俭朴、始终心系祖国,倾陈嘉庚故居资兴学的高尚品德和赤诚的爱国情怀。大家也对其提出的以德智体“三育并重”为宗旨的前瞻性的教育理念深深触动。陈嘉庚先生的许多教育理念,时至今日,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参观完陈嘉庚先生故居后,师生一行人来到厦门市金莲升高甲剧团,受到了剧团老师们的热烈欢迎。老师们为同学们表演了经典剧目如《群芳争艳》《班头爷》《五步送哥》《三千两金》等。中外学子们积极参与戏曲装扮和动作表演,在深入地学习和体验中领略闽南传统文化的魅力。

图为同学们体验戏曲装扮(从左到右:英国王劭侯、墨西哥荷马、阿富汗史菲琪、中国刘敏)

图为中外同学上台体验、学习戏曲动作
通过这次研修活动,大家对高甲戏的了解,从零开始,不断深入。高甲戏作为闽南地区的一个特色剧种,有着与其他剧种不同的特点。同学们知道戏剧有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在高甲戏中,丑角是非常重要的特色,可以划分为数十种具体的丑角。此外,高甲戏的音乐也给同学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它由多种乐器组成,与演员的肢体动作配合,呈现出一段段精彩绝伦的表演。中国的戏曲文化博大精深,高甲戏作为其中一个分支,不仅在闽南地区,在全国都进行了众多表演,获过大大小小的荣誉。

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2020级学生姜立恒在活动后表示:“感谢学院为我们提供这样珍贵的机会。通过这次学习,我体会到什么叫做‘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非常敬佩这些艺术家们,也祝愿我们的传统戏曲文化更加璀璨夺目。”

图为学生史菲琪(阿富汗)体验旦角
2017级国际学生史菲琪(阿富汗)开心地提到:“很高兴能够有机会体验高甲戏。虽然没机会看戏,但是好在有机会亲身体验旦角妆容。在化妆过程中我发现为了台上能演出不同的角色,大家很不容易。尤其是我尝试的旦角,因为那天我发现从化妆、打扮、台上表演及卸妆都不简单,特别是头上的假发和首饰需要好几个老师一起完成。总的来说是一个很美丽又独特的体验。”
学习不只是课堂,更是生活,是体验。通过参观嘉庚建筑,观看体验闽南传统特色戏曲高甲戏,海内外同学们在户外上了一节生动有趣、富有本土特色的文化体验课。在欣赏与学习中,同学们身临其境地感受闽南文化的魅力,激发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活动结束后,相信同学们会带着满满的收获,在专业成长的征程上,且学且行,且行且思,且思且远!(图:林幼芳、王学娟 文: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