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9月21日,2025年厦门大学“汉语桥”秋令营于我校翔安校区顺利举办。本次秋令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厦门大学承办,营员由31名来自土耳其和马耳他的学生组成。

图一 合影留念
9月12日-15日,营员们在北京进行文化参访。他们参观了故宫、颐和园、天坛、长城等历史文化景点,切身感受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

图二 秋令营营员在北京进行文化参访
9月16日上午,秋令营欢迎仪式在坤銮楼C104举行。厦门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副院长潘超青、语合中心副主任林琳、全体秋令营带队老师和营员出席仪式。
一段厦门大学的宣传片拉开了仪式的帷幕,为远道而来的学子们打开了认识厦大的第一扇窗。
潘超青在仪式上致辞。她代表厦门大学向全体营员表示热烈欢迎。她表示,厦门大学作为最早接收外国留学生的中国高校之一,已与全球众多知名大学和机构建立起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致力于推动中外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鉴。潘超青鼓励营员们珍惜此次中国之行,以“汉语桥”为契机,深入体验中国人民的生活与中国语言文化的魅力。她希望同学们在未来能够成为中国与马耳他、中国与土耳其之间的文化使者和友谊桥梁,并将所见所闻、所学所感带回家乡,与更多人分享一个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
马耳他大学孔子学院带队教师王维丽发言。她向同学们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做积极的探索者,主动学习中国的语言与文化;二是做中外友好交流的使者,加强与中国青少年的沟通与对话;三是珍惜此次机会,在交流中培养友谊。
来自马耳他的学生代表伊乐雅(Ylenia Coleiro)分享了她与中文结缘的故事。她用中文说道:“中文对我而言不仅是一门语言,更是一把钥匙,让我打开了中国文化这座巨大的宝藏。”她回顾了马耳他与中国建交50年的深厚友谊,并表达了对此次秋令营的期待。
来自土耳其的学生代表深真金(Eren Sen)用中文感谢厦门大学的邀请与周到安排。他提到,此前在北京参观故宫、长城的经历令大家印象深刻,而此次来到厦门,他们渴望更深入地了解闽南文化,结交更多的中国朋友,进一步提升中文水平。

图三 欢迎仪式
本次秋令营日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涵盖语言课程、文化体验与文化参访三大板块。营员们在学习语言文化课程之余,跟随教练学习太极拳,在太极的一招一式中感受刚柔并济的魅力;在老师的带领下包饺子、煮饺子,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还赴鼓浪屿、中山路开展文化参访,感受厦门的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参观厦大思明、翔安两个校区,感受百年厦大辉煌的办学历史,领略厦大“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人文底蕴。

图四 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此次秋令营不仅为来自马耳他和土耳其的青年学生提供了沉浸式学习中文、感知中华文化的平台,更延续了厦门大学以语言为桥、以文化为舟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优良传统。营员们在十天的旅程中收获知识、友谊与成长,切身感受一个传统与现代交织、充满生机与魅力的真实中国。此次秋令营将成为他们与中国情缘的新起点,在未来共同为促进中外人文交流、深化国际友谊贡献青春力量。厦门大学也将继续拓展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广度和深度,为世界青年搭建更多相互理解、共同进步的桥梁。
(文/刘玮铃、赵治平 图/苏宏捷、带队老师 审校/林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