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上午,“鼓浪听涛・海丝文韵”2025厦门大学中外大学生文化交流夏令营开营仪式在厦门大学思明校区科学艺术中心举行。厦门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院长陈志伟,院务委员会主席许美霞,厦门大学学生工作处副处长、学院院务委员会副主席林明华,印尼巴厘省教育、青年和体育局 Komang Happy Mayundari(高蔓·哈比·马芸达莉),中国驻登巴萨总领事馆汤凌屹,吉尔吉斯斯坦FLY HIGH语言教育中心马金莲、恩熙以及来自20个国家、39所院校的104名营员出席开幕式,营员们将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中,开启为期十天的文明对话之旅。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副院长潘超青主持开营仪式。

文化展演拉开序幕,海丝魅力璀璨绽放
开营仪式以“海丝文韵风采秀”精彩启幕。龙狮团带来的《祥狮献瑞》表演中,祥狮伴随铿锵锣鼓灵动跳跃,以传统民俗寓意吉祥如意,瞬间点燃现场氛围;中外学生合唱的经典民歌《茉莉花》,用悠扬旋律传递中华文化的温婉雅致;吉尔吉斯斯坦 Fly High 语言教育中心师生带来的传统乐器演奏与“黑走马”舞蹈,展现出海丝沿线国家独特的艺术风情;闽南木偶艺术传习中心带来的杖头木偶表演《蝶恋花》,以细腻的操作技艺演绎传统艺术的精妙,令中外营员沉浸式感受不同文化的交融之美。

多方致辞寄期望,搭建国际交流桥梁
陈志伟在致欢迎辞中提到,厦门作为承载海丝文明基因的城市,孕育了以“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为精神内核的厦门大学,其历经百年发展已成为中外文明交流的重要枢纽。学院以推动文化交流为使命,本次夏令营精心设计学术探索、文化体验与跨文化交流三大板块活动,期待营员们成为中外友谊的传播使者。

Komang Happy Mayundari(高蔓·哈比·马芸达莉)在致辞中对夏令营的举办表示祝贺,强调海丝沿线国家在文化、教育等领域交流合作的重要性,希望营员们珍惜机会,增进对中国及各国文化的了解。

来自昆山杜克大学的关安娜与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的赛文作为营员代表先后发言。关安娜呼吁营员以开放胸襟倾听中国故事,用中文搭建文明桥梁;赛文则期待在文化体验中感受真实中国,与各国伙伴缔结深厚友谊。

多元活动规划明晰,助力深度文化体验
据了解,本次夏令营日程丰富多元。学术探索方面,将举办“当代中国经济”“中国科技发展”等讲座,由潘维廉、李智等教授解析中国发展密码,同时设置“中文能力提升”工作坊,帮助营员在沉浸式场景中提升语言应用能力。文化体验环节,营员将探访鼓浪屿历史建筑群、泉州海丝遗迹等,感受古代海上贸易繁华;走进厦门高新技术园区及科技企业,见证5G技术、智能机器人等前沿科技魅力。跨文化交流活动包括团扇制作、书法体验、太极拳学习等,让营员在互动中分享文化故事,还将安排中山路步行街探访,感受中国百姓的日常生活。
合影留念定格瞬间,破冰活动开启旅程
开营仪式最后,开展破冰活动,营员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彼此认识,正式开启这场充满文化魅力与学术活力的夏日之旅。

本次夏令营由厦门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学生工作部(处)和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主办,是厦门大学延续百年国际交流传统的生动实践,为中外大学生搭建了文明互鉴的坚实平台,期待营员们在芙蓉湖畔的学术殿堂与鼓浪听涛的文化之旅中,学有所思、行有所获,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让不同文明的种子在厦大沃土中生根发芽,共谱国际友谊新篇章。

(文/李逊 图/苏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