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至14日,厦门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副院长潘超青率团赴马来西亚开展教育交流,在围绕大智慧教育基金会奖学金生选拔、华文师资培养及招生宣传等方面的工作中,代表团取得了显著成效。
推进奖学金项目,选拔优秀人才
代表团首站抵达大智慧教育基金会,与基金会主席王培坤、秘书赖兴祥等理事深入交流,并就华文教育发展及专班课程的建设达成了共识。基金会学术主任高玄玲、学生事务主任严月娥、学生事务副主任陈慧如以及理事邹贵南、阮罗顺也参与了座谈。

4月12日,代表团全程参与首届奖学金生选拔,通过笔试与面试考核,最终遴选出7名优秀学生,成为首批奖学金获得者,将于2025年9月入读厦门大学。潘超青还专访了王培坤主席,双方就华文师资的培养问题展开了深度对话,为未来的合作指明了方向。
走访多所华校,共商教育合作
4月11日下午,代表团访问了吉隆坡中华独立中学并开展座谈交流。该校校长张梅莲率领领导班子全体成员热情接待,副校长李瑞安、升学及国际事务处主任郑慧仪、华文科主任苏佩玲等教师代表,以及大智慧教育基金会全体理事共同出席座谈。

座谈会上,张梅莲系统地介绍了该校百年办学历史以及学生的培养成果。王培坤现场解读了奖学金政策,而潘超青则重点介绍了厦门大学为马来西亚量身定制的华文师资培养计划,该计划获得了校方的高度认可。

紧接着,代表团面向该校百余名学生举办了一场专场招生宣讲会。在王培坤主席详细解读奖学金政策后,潘超青以《共育华文师资,推动华文教育》为题,生动地展示了厦门大学百年办学底蕴、国际中文教育的学科优势,以及为马来西亚量身定制的专项培养项目的特色。学院招生科彭丹以“六好”为引,带学生云端畅游厦大生活,从好看、好友、好学、好玩、好吃、好评等方面分享在厦门大学学习能有什么样的体验,期待更多的同学选择厦门大学深造。


4月13日上午,代表团访问了槟城槟华女子独立中学,受到校长廖静仪、董事会副主席张君慧及教师代表的热情接待。座谈会上,围绕奖学金政策、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华文师资项目方案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共谋华文教育发展。槟城钟灵独中校长吴维城、槟城槟华国民型中学教师代表、槟华女子独立中学学生代表以及大智慧基金会理事共同参与了座谈。

此外,代表团还参访了林连玉纪念馆,并与马来亚大学中文系、坤成中学、巴生中华独立中学等机构建立了联系,为后续合作奠定基础。
深化合作,未来可期
通过此次访问,代表团深入了解了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现状与需求,尤其是国中华文教师短缺问题。厦门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将据此优化课程设置,为马来西亚培养更多优秀师资。未来,双方将继续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华文教育发展,促进中马文化交流与教育事业的繁荣。
此次交流成果丰硕,不仅巩固了既有合作,更为华文教育在马来西亚的长期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文/彭丹 图/彭丹、大智慧教育基金会 审校/潘超青、黄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