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激发备考动力,3月23日,我院台港澳先修部组织联考班学生前往福建省漳州市长泰文庙与中国龙人古琴文化村开展文化体验活动。
长泰文庙位于“状元故里”——漳州市长泰区,是福建省内最大的文庙,同时也是祭祀孔子和国学教育教化的重要场所。

初到文庙,映入眼帘的便是气势磅礴的"金声玉振"牌楼,与远处大成殿飞檐交相辉映。牌楼门柱上“985-211”门牌号与雕刻的“鱼跃龙门”图案相映成趣,寓意着学子们金榜题名的美好愿景。
沿文庙中轴线前行,走过肃立典雅孔子抚琴像,来到十二根花岗岩柱矗立环绕的文庙广场,脚下“盛世太平”的地刻纹样诉说着儒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愿。


顺着台阶拾级而上,同学们依次跨过状元桥,穿过棂星门、最终到达大成殿。殿内孔子坐像庄严肃穆,师生们整理衣冠,向大成至圣先师孔子行鞠躬礼。礼毕后,同学们纷纷祈福许愿,将写满理想的许愿带系于殿前古柏枝头。

下午,同学们来到了琴韵悠扬的中国龙人古琴文化村。龙人古琴文化村由古琴传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谢建东先生创立,位于漳州市长泰区马洋溪生态旅游区,拥有龙人斫琴坊、龙人古琴研究院、福建省龙人书院、福建龙人古乐团等机构。琴圣堂内,老师以《诗经》中"琴瑟"为引,讲述伯牙绝弦、阮籍嵇康的典故,展现古琴“尽善尽美”的文化内涵;在龙人讲堂,古琴师指尖轻挑,一曲《流水》潺潺流淌,七十二滚拂如浪涛奔涌,令同学们屏息凝神,沉浸其中。

冲和教室中,同学们亲身体验古琴弹奏,学习“挑”、“勾”等指法,并在《登鹳雀楼》的合奏中体会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豪情。

斫琴坊中,同学们近距离观察古琴从定徽、安足到面漆、上弦的完整工序,惊叹于古琴“选材千年枯木、漆艺源自天然”的匠心,深刻体会到每一张古琴的诞生都历经岁月沉淀与文化洗礼。当最后一道上弦工序完成时,活动也悄然进入尾声。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此次活动,既是一次文化启迪之旅,更是一场青春励志之行。从长泰文庙的圣贤智慧到龙人古琴的匠心传承,同学们在历史与当下的对话中,汲取了“以文化人、以艺养心”的力量。愿同学们以文化之光照亮未来,用奋斗书写青春!

(文/丁基虎 图/林幼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