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6日下午,由厦门大学翔安校区管委会、研究生院主办,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承办的厦门大学第九届“中国日”文化节在翔安校区德旺图书馆拉开序幕。莅临活动的领导嘉宾有厦门大学翔安校区管委会副主任马龙、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党委书记范丽、学生工作部(处)副处长、翔安校区学生办主任张清榕、翔安校区保卫办主任兼保卫处副处长陶元升、翔安校区团工委书记兼团委副书记林蕊、厦门大学后勤集团总经理助理、翔安校区服务办主任汪尚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副院长潘超青、党委副书记吴荻以及“中国日”文化节总导演肖宁遥。
在腾挪跌宕令人叫绝的舞狮表演之后,厦门大学翔安校区管委会副主任马龙热情致辞,他指出九年来,中国日活动伴随着翔安校区的建设发展一同成长。“在这样一个国际化校园内,举办‘中国日’文化节,正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坚持文化自信,把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文化基因与当代社会相结合,弘扬跨越时空、超越国界的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环。”同时,他希望通过“中国日”文化节加强中外学生之间的交流互鉴,帮助青年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实现资源共享,携手共同建设具有翔安校区特色的厦门大学校园文化。

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党委书记范丽在发言中指出,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1956年创办以来,始终肩负着“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使命。学院致力于国际中文教育,与国内外兄弟院校开展中外语言交流合作,共同搭建学习语言、交流文化、推动校际间全方位合作的平台;着力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热爱国际中文教育事业,能胜任国际中文教育各种任务的复合型专门人才,同时以共建孔子学院为支点拓展国际中文教育广度深度。65年来,共培养约6万名各类人才;我校共建孔子学院注册学员逾20万。在国外,学院“瀚宇之花”国际中文教师志愿者团队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传播中华文化;在国内,学院举办“中国日”文化节等品牌文化活动,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展示和传播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也培养了广大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对于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本次“中国日”文化节的开幕式以rap歌曲《without you》开场,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跨越古今的艺术盛宴。茶艺表演《问茶》让人心旷神怡,竹笛独奏《大鱼》余音袅袅;古筝重奏《战台风》气势磅礴,敦煌舞《丝路传说》曼妙婀娜,旗袍走秀《风华》暗香流韵,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音乐的碰撞,观众们收获了别样的体验。

精彩绝伦的文化荟萃联欢结束后,舞狮队将大家带入“中国日”文化互动体验活动现场。今年文化互动体验分为书画、传统乐器、汉服、纸艺、茶艺、传统游戏六大版块,各类传统文化齐放异彩,展现出一种“中国式浪漫”,不仅吸引了各学院的同学前来参加,也吸引了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的同学,大家拿着集赞卡沉浸其中,感叹“中国日”文化节带给大家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纸艺体验区到处都是认真创作的同学,或站或坐,或蹲在角落,每个人都是全身心的投入。校训拓印,随风飞舞的”春“字剪纸,都在诉说同学们对这项民间传统艺术的喜爱。

书画组现场围满了向两位书法家求字的身影,书法家三小时的奋笔疾书也无法一一满足在场的每一位同学。活动结束时,两名马来西亚分校的同学还没有排到,而黄老师感念他们远道而来,仍不顾疲惫为他们在中国日纪念袋上题字。大家的体验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收获。

抛绣球、说词游戏、投壶、抛钱,舞狮体验……,游戏组里总是充满欢声笑语,每个人都在认真体验传统游戏竞技,每个人都会和威武雄壮的舞狮合照。大家在游戏中体验传统文化,感受游戏的激情热闹,也感受游戏中的美好寓意。

“披罗衣之璀璨兮,珥瑶碧之华琚”。汉服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也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之称的体现。络绎不绝的同学来到汉服组进行汉服体验,广袖儒裙,衣袂翻飞,扑面而来的是中华文化沉淀千年的力量,是华夏儿女独有的精神气度。

乐器组体验区里不时传来悠扬乐曲。《渔舟唱晚》、《月光下的凤尾竹》等传统音乐呜唱出国风之美,给体验者们带来了直击心灵的悸动,每个人都沉醉其中。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香茗酬知音。待到春风二三月,石炉敲火试新茶。”中国人喜欢“以茶会客、以茶会友”,从“温壶烫盏”到“香茗酬宾”,体验者们不仅近距离的看到了茶艺师们泡茶的过程,还亲口品茗,尝到了不同种类的茶。沉浸式的茶文化体验,让体验者们的身心都得到了滋养。

历时三个多小时,第九届“中国日”活动完美落幕。来自塔吉克斯坦的BOBURZHON同学说,在这里,他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他非常享受这次体验,也希望下次可以继续参加,期待更多的体验。

“中国日”从2013年走来,从两间教室发展而来,从文化课堂中生发而来,从第一届“中国日”到如今第九届,每一届都各具特色,都承载着同学们满满的回忆,一年又一年,大家都在用为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力量而努力。 来自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的许鸿滨同学也说,“中国日”文化活动让人沉浸其中,文化体验感特别强,他为我国的文化瑰宝倍感自豪,也决心要和“中国日”活动的同学一样,为传播中华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为一项深受校区中外学生喜爱的品牌活动和我院一张亮眼的文化名片,“中国日”承载的是我院传播中华文化的美好祈愿,承载的是校区开放包容自信宽广的文化内涵,也承载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力量。正如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所言,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我们要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沃土之中,深刻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和道德理念,把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贯通起来,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接下来将继续举办更多像“中国日”这样的文化育人活动,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培养广大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对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文/雷馨阳,图/学院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