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进学生对华侨创业史的了解,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5月12日,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组织学生党员、研究生骨干赴泉州开展实践研学活动。活动由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团委书记陈艺新带队。

泉州,坐落于福建省东南沿海,素有“海滨邹鲁”“光明之城”的美誉,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城市。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曾是海洋贸易的繁荣中心,留下了众多珍贵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体现了悠久的历史底蕴和多元文化的兼容并蓄。
同学们参观了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本馆展示了泉州籍华侨华人异域创业、回报家乡的历史,以其丰富的史料和实物生动诠释了“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的华侨精神。大家依次走进各个展览区,通过参观“泉州人在南洋”“故土情深——泉籍华侨华人奉献史”等不同板块,大家了解了泉州人在东南亚地区的发展历程和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影响,引起了学生们对华侨在当地发展中的贡献的思考。泉籍华侨华人为祖国建设和社会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激励同学们勇担时代使命,奋勇前行。

在泉州古城,同学们穿梭于古城石板街道之间,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大家参观了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该馆展示了泉州传统工艺、戏剧、音乐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学们沉浸在泉州悠久的文化传统之中,目睹了各种传统技艺。木雕、石雕、木偶、剪纸展品活灵活现;花灯区的灯彩艳丽夺目,让同学们仿佛置身于璀璨的灯火节庆之中;南音、北管等音乐表演和拍胸舞、五祖拳等民俗活动也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大家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更觉要主动肩负起传播与传承中华文化的历史重任,不断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此次泉州实践研学活动不仅让同学们了解到海外华侨同胞的奋斗历程,也让他们体会到非遗背后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激发同学们勇于担当,开拓奋进,为祖国社会发展以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青年力量。

(文/陈雪琼 图/陈艺新、陈雪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