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扩大中方院长选拔范围,让更多教职工进一步了解孔子学院及中方院长项目,选拔优秀党政管理干部和专任教师赴孔子学院担任中方院长,2022年5月20日下午,我校在思明校区化学化工学院咖啡厅成功举办了主题为“我和孔院有个约会”的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沙龙暨项目宣讲活动。该活动由组织部、人事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等单位共同主办。
图1:我校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沙龙暨项目宣讲活动顺利举办
组织部、人事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外文学院、公共事务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原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对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项目感兴趣的校内教职员工等出席了此次活动,活动由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院长陈志伟主持。

图2:陈志伟主持活动
党的建设工作办公室主任兼组织部副部长、教师工作部副部长廖志丹代表主办方致辞。她指出我校共建孔子学院在推动中文国际传播、促进中外人文交流、增进中外人民友谊、推动世界多元文明互学互鉴等方面做出了贡献。中方院长是孔子学院开展汉语教学、文化活动、民间外交、学术交流的主要推进者和协调者,中方院长的水平直接决定了孔子学院的办学成效。我校历来重视中方院长的选拔与培养,累计已选派16个单位的50名教职工赴外担任中方院长,并有多位中方院长荣获全球“孔子学院先进个人”称号和“孔子学院院长纪念奖章”。希望有更多优秀的教职工积极投身孔子学院建设,为服务学校开放办学添砖加瓦,促进中外民心相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图3:廖志丹致辞
接着,原英国卡迪夫大学孔子学院、南安普顿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傅似逸,原泰国皇太后大学孔子学院、美国特拉华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黄建军,原美国特拉华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石红梅,原美国圣地亚哥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王义彬,马耳他大学孔子学院现任中方院长、原尼日利亚纳姆迪·阿齐克韦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纪能文等五位中方院长先后分享了自己在孔子学院工作和生活的故事。
傅似逸分享了如何“利用孔院平台,讲好中国故事”,她讲述了在孔院工作中如何关注中西话语模式的差异,真正做到“中国故事,国际表达”,并分享了《发现中国》等多媒体文化教材和孔院文化教学成果。黄建军分享了“我的孔院故事(泰国篇)”,他说:“孔子学院是一个广阔天地,国际中文教育大有可为,值得我们为之奉献自己的青春;孔子学院是一个大舞台,在那里能使我们的才华得以施展,让你认识一个全新的自我;孔院是个大熔炉,真金将在那里得到提炼与升华”。石红梅从一首《我爱你,中国》说起,谈到在美国特拉华大学孔子学院工作期间的丰富经历,通过动人的故事,分享了如何面对困难和挑战,逆风而上、练就“深厚内功”的体会与收获。王义彬分享的主题为“挑战即机遇”,他介绍了如何通过专业优势,帮助美国圣地亚哥孔子学院加强六艺品牌的影响力,创新六艺教学形式,将六艺文化深度融合到中文教学之中。纪能文做了题为“讲好中国故事,做一个快乐的孔院人”的分享,讲述了十余年在孔院岗位工作的故事,他深情地说“能够将个人的爱好与国家的需要结合在一起,就是一个人一生最大的幸运”。五位中方院长用自己亲身经历,鼓励更多优秀的教职员工加入孔子学院,书写不平凡的人生故事,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外人文交流做出自己的贡献。

图4:傅似逸分享在英国孔子学院的故事

图5:黄建军分享在泰国孔子学院的故事

图6:石红梅分享在美国孔子学院的故事

图7:王义彬分享在美国孔子学院的故事

图8:纪能文通过视频方式分享
在尼日利亚、马耳他孔子学院的故事
最后,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党委书记范丽介绍了我校孔子学院建设暨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项目情况。她指出,在习近平总书记致厦门大学百年校庆贺信中,充分肯定了我校在推动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方面做出的积极贡献,孔子学院是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重要平台。

图9:范丽介绍孔子学院建设暨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项目情况
出席活动的教职员工纷纷表示此次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轻松活泼,通过交流,加深了对孔子学院及中方院长工作的理解,受益匪浅。活动后有多名教师提交了预报名信息。

图10:沙龙现场
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