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下午,厦门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于坤銮楼B102多功能厅举行2022届毕业典礼暨国际中文教师志愿者出征仪式,为方便境内外不在校的毕业生观礼,学院还在线上平台设置了分会场。院党委书记范丽、院长陈志伟、副院长耿虎、副院长潘超青、学院教师代表和2022届全体毕业生以及即将出征的国际中文教师志愿者参加典礼。本次典礼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吴荻主持。

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学院2022届毕业典礼暨国际中文教师志愿者出征仪式正式开始。
陈志伟首先致辞。她代表学院向各位毕业生致以热烈祝贺,向各位家长、老师致以诚挚敬意。她表示,几年前,大家跨越祖国大江南北,抑或远渡重洋,来到厦园追逐梦想。更有“瀚宇之花”志愿者团队,在疫情肆虐的风雨中勇毅前行,为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坚定中华文化自信作出了卓越贡献。陈院长给毕业生提出了几点临别嘱托:第一,坚定理想信念,牢记使命担当,将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事业发展,与国家民族的繁荣昌盛紧密联系在一起;第二,秉承光荣传统,弘扬厦大精神,让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精神和“爱国、革命、自强、科学”四种精神成为自己的灵魂底色;第三,不畏艰难险阻,赓续奋斗历程,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在波澜壮阔的新时代勇往直前。最后,陈院长深情寄语中外学子:凤凰花开,骊歌再起,学院永远向大家敞开怀抱。

教师代表方环海教授发言。方教授先就学生时代的“确定性”与漫漫人生路上的“不确定性”这一对矛盾分享了自己的感受:所谓人生道理,并不具有普适性,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出更多的思考。他勉励毕业生:身处后疫情时代,不论何时何处,都要有积极心态,以“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态度来武装自己,以“吟啸”的诗意来应对逆境和挑战。

2012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郑建乐作为校友代表发言。郑建乐通过视频连线,追忆了求学海院的美好时光,分享在西非尼日利亚韦大孔院任教的故事。他激励毕业生们永远怀揣传播中国语言文化的热诚,勿忘所学专业知识,莫忘老师们的殷切盼望。

国内毕业生马晨、来自泰国的毕业生吴艾贤作为毕业生代表依次发言。马晨表示,自己即将走向社会、走向教师岗位,必不敢忘却师之教诲,当力争上进,用囊萤之光为母校增色添彩。吴艾贤分享了与厦大结缘的故事,她承诺,自己会谨记厦大人的身份,努力弘扬嘉庚精神。回国以后,她将入职中资企业,为增进中泰友谊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加强院友与学院保持沟通和联络,耿虎副院长向毕业班联络员代表颁发聘书。

接下来,潘超青副院长宣读2022年优秀海外本科毕业生的表彰决定。

陈志伟院长为马晨等4名中外优秀毕业生代表颁发证书。

接着,学院党委书记范丽为国际中文教师志愿者出征仪式作动员讲话。范书记代表学院对圆满完成培训任务的国际中文教师志愿者致以衷心祝贺。她带领大家回顾了厦门大学开展国际中文教师志愿者项目的历程,对志愿者长期秉承的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作出高度肯定。她鞭策大家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重要贺信中的嘱托,继续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作出积极贡献。她寄语即将出征的国际中文教师志愿者:第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着对中国、对中国语言文化的深情和热爱,让中文走向世界;第二,苦练内功、学以致用,继承和发扬我院“瀚宇之花”志愿服务团队的优良传统,讲好中国故事,促进民心相通;第三,增强自我防范意识,绷紧“安全”之弦,不断提高自身应急处危的能力。最后,她预祝大家顺利赴任、平安归来,并深情嘱托各位志愿者:祖国、教育部语合中心和厦门大学永远是大家坚强的后盾。

国际中文教师志愿者代表、2021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雷雪婷同学发言。她首先对学院和老师的辛勤培育、学长学姐所提供的帮助致以诚挚感谢,并分享了培训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与问题共存的能力很重要,永远要记住,人比事重要。”她表示,即使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因国际形势变化而充满艰辛,但其想要传播中国故事的初心、对世界和平友好的期许依然滚烫。纵然前路坎坷,志愿者们必将披荆斩棘,乘风破浪!

随后,即将出征的国际中文教师志愿者代表上台宣誓。

范丽书记、陈志伟院长、耿虎副院长、潘超青副院长为其发放出征大礼包。

最后,典礼伴随庄严的校歌声落下帷幕。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党和国家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愿我院学子在人生的新阶段,永怀赤子之心,永葆勇气激情,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以青春之我,奉献青春之民族,奉献青春之中国!
文/张紫荆
图/苏宏捷
审校/陈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