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全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23“汉教英雄会”华东片区国际中文教学技能交流活动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此次交流活动收到来自7个省(市)、35所高校的43支队伍提交的教学材料,经过专家评审,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六支教师团队进入线下交流。厦门大学教师团队由我院洪镔、吕伯宁和彭涛三位老师组成,最终荣获“汉教教学能手”称号。
学院高度重视此次赛事,于今年6月组建教师团队代表学校参赛,并统筹各方资源,为参赛作品拍摄提供支持和后勤保障。

教师组选取通识类课程《中国概况》第三单元第二讲《中国茶文化》作为授课主题。基于学生中心导向、情感价值导向、学习成果导向的教学理念,参照《国际中文教育用中国文化和国情教学参考框架》中过程化、体验型、互动型、任务型的文化教学模式,采用探究式学习法,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让学生了解茶起源、辨别茶种类、体验茶文化。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发现,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在活动过程中强调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线下交流会上,洪镔、吕伯宁两位老师分别就学院发展历程、教学特色、课程设计思路等进行介绍,现场评委一致认为厦门大学展示了一节规范的茶文化课,很好地体现出了探究式设计,课堂基于体验和观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最终达到知识、技能、情感等教学目标,具有借鉴价值。

在教育部主办的2022年国际中文教育大会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强调,未来的国际中文教育要“以学习者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坚持质量为先”,学院将一如既往,守好教学质量这一生命线,融合课程思政,丰富教学内容,借鉴先进技术,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满意度和获得感,打造高质量国际中文教学课堂。
(图文/洪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