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校地合作,10月19日下午,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院长陈志伟、党委副书记林明华、翔安区人大代表、华文系副教授张姜知等一行赴厦门市翔安区文化和旅游局调研。翔安区文化和旅游局四级调研员吴国强、翔安区文化和旅游局办公室郑东炜、翔安区文化馆副馆长王志鲲、翔安区文保中心主任翁祖强参加座谈。

图1:陈志伟院长带队调研厦门市翔安区文化和旅游局
吴国强对厦大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他在介绍中指出,翔安自古属同安县,山川毓秀、历史悠久,富有地域特点与文化特色,翔安新区成立十九年来实现了飞跃发展,已经迅速成长为年轻富有活力的文化新城。翔安区文化和旅游局正在协调相关资源打磨新圩古道、御马塘等旅游资源与品牌路线。
王志鲲重点介绍了翔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括南音、传统戏曲宋江阵、农民漆画、民俗春仔花、香道以及传统面线制作等。
为深化调研交流活动,吴国强特向陈志伟院长赠书——由翔安区文体广电出版旅游局编写的《香山文化丛书》第一辑。该丛书系统发掘并整理了翔安的民俗、文物古迹、民间艺术等,作为文化传播实践的一份地道教材与蓝本,颇具历史文化意义。

图2:《香山文化丛书》第一辑
陈志伟介绍了我院发展历程,学院近10年来扎根翔安校区,共建孔子学院数量居国内高校前列。在今年推广“福文化”热潮下,厦大留学生将在福建长泰等地采风,在社交媒体上讲他们亲历的中国故事,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接下来,我院“中国日”文化节作为一项传统校园文化品牌,将纳入更多文化节目,加强中外学生之间的交流互鉴,翔安区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校地合作提供了绝佳的切入点。

图3:陈志伟院长介绍学院定位与自主文创产品
调研会议上,双方就今后充分挖掘翔安区文旅资源,打造富有闽南地方特色的文化体验品牌,丰富来华留学生、各类访华团组参访资源,将非遗文化请进校园,推动翔安地方文化向外传播,引入国际化元素的创新性尝试等思路展开了探讨与交流。
(文/秦晶晶,图/林琳,审核/林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