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解把握党的二十大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部署新要求,10月28日下午,外文学院与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在南光三515室召开学生工作座谈交流会,共同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探讨跨校区两院学生工作共建方向和路径。
外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张胜强、沈丽秀,团委书记吴珊珊,团委副书记戴晓燕、蔡宇,辅导员张宇宙,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林明华,团委书记陈艺新、辅导员关丽文,以及两院兼职辅导员代表等参加座谈交流。

与会人员首先共同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教育部直属系统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大会重要内容,并结合工作实际畅谈学习感想。
沈丽秀强调,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进行一体化部署,外文学院将继续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的号召,主动承担起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历史使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着力培养新时代的优秀外语人才。

张胜强谈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我们不仅要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要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多措并举,群策群力,精准发力,帮助毕业生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林明华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充分说明教育对国家建设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战略性支撑作用。我们要深刻认识领会我国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把握教育强国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高质量推动教育发展。

陈艺新谈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作为一名辅导员,深感责任重大。今后工作中将结合学科特点做好育人工作,引导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到党和国家事业之中,用所学所获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吴珊珊谈到,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教育的论述为我们未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高校肩负着培养创新人才、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使命,落实到学生工作中就是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练就过硬本领,努力奋斗,追求卓越,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随后,与会人员着重就如何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学科特色提升育人成效、做好学生管理和服务工作等话题开展热烈讨论。
外文学院兼职辅导员蔡铭锋介绍了外文学院团学工作特色。外文学院一直以推动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己任,通过举办“译经杯”中华典籍翻译大赛、研究生学术研讨会、外文好戏、国际组织体验周、警务翻译实践等系列活动,努力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培育具有浓厚家国情怀和开阔世界眼光的新时代外语人才。
陈艺新介绍了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的育人工作特色,学院举办了“瀚宇之花”访谈、“中国日文化节”、“非遗进校园”、开设“汉语角”、开展“中文筑梦——创业院友专访”等特色活动,促进不同国籍学生之间的交流,鼓励留学生讲述“我的中国故事”,努力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做出积极贡献。
戴晓燕就两院开展跨校区、跨支部合作举办文体活动提出有益的建议,关丽文围绕做好国际学生管理工作分享了宝贵经验,蔡宇提出应鼓励和引导国际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推动建立国际学生自主管理的工作机制,张宇宙则提出国际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的管理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大家还围绕新形势下学生工作中的痛点难点问题,积极探讨,寻求有效解决方法。
交流座谈最后,张胜强指出,两院学科性质相近,在学生工作方面既有共通之处,又各具特色,今天座谈交流会开启了两院学生工作跨校区合作的第一步,为今后的务实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希望今后两院进一步加强交流,互学互鉴、深化合作,共同推动两院的学生工作更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