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中文:增进文明对话——厦门大学携手共建孔子学院举办“国际中文日”系列庆祝活动

    时间:2023-05-03 作者: 点击:

    2023年4月20日中国谷雨节气,是联合国第14个中文日,也是第4个“国际中文日”。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继续携手中文联盟,以“中文:增进文明对话”为主题,举办“国际中文日”系列活动,邀请世界各国朋友共同庆祝这个特殊的日子。

    雨生百谷,万物至繁。在这样一个欣欣向荣,充满蓬勃生机的日子里,厦门大学携手分布在海外的孔子学院,举办多场“国际中文日”主题活动,共同见证中文这朵魅力之花在全球各地的成长与盛放,为多彩文明交流互鉴和民心相通注入新活力新动力。

    为促进中外语言交流合作,推动多元文化互学互鉴,强化新时代学科建设,厦门大学于4月7日举办了“中国式现代化与国际中文教育发展论坛”。本次论坛由厦门大学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和厦门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承办,来自美国、德国、英国、日本、新加坡、菲律宾、越南、尼日利亚、埃及、泰国以及中国内地和港澳的30所高校及研究机构的200余名代表出席了本次论坛,就中国式现代化与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相关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分享最新成果和经验,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和国际中文教育的全球化提供智力支持。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副主任杨军、厦门大学校长张宗益等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中国式现代化与国际中文教育发展论坛参会嘉宾合影

    此外,在4月20日“国际中文日”当天,厦门大学正式启动第二届“慧识中国”国际学生汉语应用大赛,在诠释中华优秀文化内涵,彰显中国语言文化魅力的同时,提升国际学生的汉语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公使赵勇,以及加拿大圣玛丽大学校长罗伯特·夏末比·墨理(Robert Summerby-Murray)出席加拿大圣玛丽大学孔子学院于4月23日举办的“国际中文日”主题活动并致辞,充分肯定了孔子学院在促进中加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上图: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公使赵勇(左)、加拿大圣玛丽大学校长罗伯特·夏末比·墨理(Robert Summerby-Murray)(右)出席活动并致辞。

    下图: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公使赵勇(左四)、领事处领事蒋理(右二)、教育处一秘肖鹏(左三)与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张树学(右三)以及国际中文教师和志愿者合影。

    100多位中文学习者及中国文化爱好者参加了本次活动,带来了诗歌朗诵、舞蹈表演等精彩节目。活动现场的书法、剪纸、茶艺、汉服等文化体验也独具吸引力。

    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孔子学院陆续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与中文学习者共庆“国际中文日”。孔子学院几位资深学员也借着“国际中文日”热情分享他们的中文学习之旅。该采访视频还被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的多个新媒体平台刊播。

    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孔子学院斯科茨中学教学点中文班学生亲手烹制美味饺子。附属孔子课堂惠灵顿女子高中开展“饮早茶”中文实践活动,学生全程用中文询问菜品、点餐、付款,互相交流喜欢的茶点。

    在新西兰商业创新就业部任职的周安楚,深感中国市场对于新西兰之重要,学会中文就意味着拥有无限机会。他曾专门在厦门大学语言班正式学习了一段时间的中文。在学中文过程中,最令他头疼的是汉字,但他始终明确自己的目标:写一遍不够,就写一百遍,直到掌握为止。文化和语言不可分割,汉字里藏着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要学好中文,就必须拿下汉字。“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学不到”是他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毕业于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中文系的文德曾先后担任澳大利亚驻中国使馆签证官员、奥克兰对华商业公司顾问、惠灵顿中国文化中心项目协调员等职务。曾经对于中文学习并没有清晰规划的他,随着学习的深入,逐渐对优雅神秘的方块字和抑扬顿挫的发音着迷。中文让他认识了更多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引领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拓宽了他的人生边界。

    柯瑞麒在多次前往中国旅行后,对古老而充满现代气息的中国着迷。他主动结交中国朋友,时常与他们畅谈中国和新西兰的异同。他们相互帮助,相互学习,这让他的中文学习之路充满乐趣。对于学习中文的师弟师妹们,他热心分享了自己的法宝: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用微信或是语言应用软件来练习口语。只要你想学,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

    由德国特里尔孔子学院主办、马耳他大学孔子学院和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协办的马耳他中文语言文化春令营,于4月2日迎来了德国卢森堡、德国莱法州和萨尔州的24位中学生。肤色不同、语言各异的营员们在为期7天的春令营中体验了中国语言、茶艺、美食、中医中药、武术太极、古代科技、建筑等中华文化。

    德国汉学家、美学家,德国特里尔大学荣休教授,特里尔孔子学院外方院长卜松山(Karl-Heinz Pohl)为营员们带来《为什么学汉语》、《跨文化对话的反思》精彩讲座。

    营员们在为期7天的春令营中品味茶艺、制作美食、体验中医、了解中国古典园林建筑。

    中国二十四节气“谷雨”之日,也恰是北半球春意盎然之时。地处莫泽河畔的特里尔自然环境优越,种类繁多的野菜正当季。德国特里尔孔子学院于4月17日围绕“药食同源”、“节令”和“食物的形意”,为学员们带来《野菜野果飨春味》第一课。

    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向学员们介绍并展示食材、调料。

    土耳其中东技术大学孔子学院于4月14日应邀赴安卡拉白杨溪学校举办“国际中文日”进校园之少儿中文歌曲比赛。开设中文选修课的五、六、七年级共推选了13支队伍参加比赛,逾120名师生家长现场观看。

    白杨溪学校校长Köksal Arslan出席活动并致辞,对少儿中文歌曲比赛活动的举办表示热烈欢迎,并希望未来与中东技术大学孔子学院在中文教学和举办文化活动等方面开展更多交流合作。

    英国卡迪夫大学孔子学院于4月20日在卡迪夫大学语言教学楼举办了一次“国际中文日”主题活动。

    卡迪夫大学学生积极参与“国际中文日”文化体验活动,包括绕口令、猜谜语、声调挑战、茶艺体验等,感受汉语文字之优美,体悟中华文化之精深。

    菲律宾大学孔子学院于4月17日和19日分别在下设教学点马巴拉卡特城市大学和红溪礼士大学成功举办了“国际中文日”系列活动,并于4月20日当天向红溪礼士城市学院捐赠图书。

    此外, 孔子学院还与菲律宾北部卡加延省人力资源部、公共图书馆和信息中心相关负责人会谈,商讨为该省政府官员及学校等机构提供中文培训项目。

    “国际中文日”活动为马巴拉卡特城市大学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中文学习和文化体验机会。学生们积极参与互动,踊跃提问,表现出对中文学习和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

    红溪礼士城市大学教务负责人及中文课程协调负责人Ryan Elbert Gan鼓励师生积极参与活动,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增进互信了解,促进合作交流。

    菲律宾大学孔子学院于“国际中文日”向教学点红溪礼士城市学院捐赠图书。

    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孔子学院在“国际中文日”期间筹备了多场高端学术讲座,以及一场中国剪纸艺术作品展,并于4月20日在大学校园学生中心广场成功举办了“国际中文日”中国文化体验活动。中国书法、武术、中国结、中国小吃等各色文化瑰宝齐上阵,吸引了逾600名大学师生参与体验。

    斯坦陵布什大学中文系的学生自发前往活动现场,为参加文化体验活动的学生热情解说,分发孔子学院宣传资料。

    剪纸艺术作品展开幕式当天,南非当地多名教育及文艺领域人士、大中小学师生前来参加。

    为了庆祝“国际中文日”的到来,泰国皇太后大学孔子学院于4月22日隆重举办第二十二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皇太后大学校内选拔赛活动。本次活动得到皇太后大学汉学院、诗琳通中国语言文化中心的大力支持。

    比赛活动现场群英荟萃,参赛选手表现精彩绝伦

    之后,土耳其中东技术大学孔子学院、德国特里尔大学孔子学院、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孔子学院等还将围绕“中文,增进文明对话”主题,陆续推出精彩纷呈的“国际中文日”系列活动,多角度向世界展现中文的独特魅力,不断增进各国民众对当代中国和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文图/厦门大学共建孔子学院供稿、国际中文教育学院语合中心汇编)


    友情链接

    中国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新店镇翔安南路厦门大学翔安校区坤銮楼(主楼群二号楼) 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361102

    电子邮件:oec@xmu.edu.cn(招生) oecbgs@xmu.edu.cn(办公室) 网站:http://oec.xmu.edu.cn/

    电话: +86 (0)592 2186211 传真: +86 (0)592 2093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