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5日,在印尼刚刚举办完亚非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的第二天,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郑通涛院长即率团开始对印尼万隆国际外语学院、泗水智星大学、彼得拉大学、雅加达八华学校、国民大学进行了访问。
在万隆街头,庆祝亚非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的旗帜依然在飘扬,人们脸上仍然荡漾着节日的笑容。在这次盛大的纪念活动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的“一带一路”倡议与印尼总统佐科强调的建设“海洋强国”战略产生巨大的共鸣。在这种新形势,新机遇下,如何开拓新思路,探索中印两国教育合作的新途径,成为郑通涛院长此行访问的主题。
郑通涛院长一行的访问是以出席“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与印尼万隆国际外语学院合办网络远程教育第二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拉开序幕的。4月26日,在万隆国际外语学院礼堂,两校为第二届57名远程网络教育本科毕业生举行了盛大的毕业典礼。在致词中,郑通涛院长除了对毕业生顺利毕业致以衷心祝贺之外,更殷切勉励毕业生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自身通晓中文与印尼语的优势,为这一历史性的新战略贡献更多力量。
26日下午,郑通涛院长一行与万隆国际外语学院及劲松基金会领导梁顺朝主席、廖秀球副主席、陈国华秘书长等举行了会晤。在会谈中,双方除总结合作举办网络远程教育中存在的各种困难及应对办法之外,更着重探讨了拓展开办商贸类、中英文授课等网络远程教育的新模式,新思路。
27日,在劲松基金会梁顺朝主席的陪同下,郑通涛院长一行前往印尼第二大城市泗水访问。甫下飞机,泗水华商领袖、小太阳三语国民学校创建人胡建章先生即带领访问团直赴印尼第二大中文报纸《千岛日报》社访问。
《千岛日报》社长林豪先生、总编何敦明先生热情接待了访问团一行。据林社长介绍,《千岛日报》由一批长期从事华文教育的人士合力创办。与其它大财团支持的中文报纸不同,它更独立,更关注华文教育事业的发展。郑院长在会谈中介绍了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与印尼源远流长的关系,强调了教育的合作不仅仅是华文教育的合作,还应该包括经济、文化、传播等各领域的合作。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在这些方面有自身的优势,希望能与千岛日报探讨出一些新的合作途径。同时,在交谈中,郑院长一行还欣喜地得知总编及副主编就是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的校友,希望校友们明年回校参加厦门大学建校95周年和海外教育学院建院60周年的庆祝活动。
28日,郑通涛院长一行来到印尼智星大学。智星大学由YPPI基金会于1986年创办,现有3个学院11个系,学生总数超过1000人,教师70余名。智星大学与中国各地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取得了不错成绩。郑通涛院长的到来,受到了YPPI基金会主席Eka Budi Santoso、校长Murphin Joshua Sembiring、中文系主任王顺斌及中文系老师们的欢迎。在介绍完厦门大学及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之后,郑通涛院长强调印尼大学与中国大陆高校的合作应该作全面了解,深入研究,走多样化、多层次的新路子。
对智星大学的访问一结束,访问团又马不停蹄地来到泗水彼得拉大学。彼得拉大学是一所基督教大学,学风严谨,中文系在泗水地区乃至全印尼都是名列前茅的。中文系李秀珍主任、韩江安副主任负责接待了访问团一行。双方在会谈中,讨论了师资交流、学生交流等一系列合作愿景。双方一致认为,由于当前中国与印尼经济交流日益频繁,培养既懂中文和印尼语,又懂中、印两国经济、法律专业知识的人才是印中双方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双方将在这种思路指导下,探索切实可行的合作新办法。
28日下午,郑通涛院长一行赶到印尼首都雅加达。29日上午,郑院长一行来到雅加达最大的以华语为主的三语学校――八华学校。八华学校前身为1901年在椰城巴帝贯创办的中华学校,1966年被政府强制封闭,2008年校友会重建,命名八华学校。学校包含从幼儿园到高中,学生总数达到近4000人,近年更开设了大学专科。八华学校华文部梁荣升主任带领访问团参观了八华学校的校区建设。八华董事会主席林金将先生向客人详细介绍了八华学校的发展历史、现状。在会谈中,郑通涛院长全面详细地介绍了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及国际学院在中外办学中的各项优势,提出在“一带一路”倡议与“海洋强国”战略相结合的影响下,大量中国投资及工厂向印尼转移,在这个过程中,通晓两国语言的各类专业人才是未来两国经济合作中最为稀缺的。厦门大学与八华学校都有较有丰富的资源,两校加强合作,一定能在这种新形势下大展身手。
29日下午,郑通涛院长一行又来到印尼国民大学访问。国民大学创立于1949年10月,有着悠久的历史,为印尼社会培养了众多人才。国民大学华文系创立稍晚,学生中非华人占有较大比重。国民大学国际处处长Saptenno先生、文学院院长Hilman先生、华文系主任孙爱玲博士等人与郑通涛院长一行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会谈。在这次会谈中,郑通涛院长全面总结了此次印尼访问之行的主题:秉承亚非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的号召精神,着眼中印两国未来发展的新机遇,探索多层次,多渠道,多专业的合作模式,把中印两国的教育合作积极融入到“一带一路”与“海洋强国”的大战略中去。
郑通涛院长访问于30日回国,访问团成员还有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傅万里副院长、远程教育部刘强主任,招生科刘婉玉科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