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花开之际
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迎来了2020级硕士研究生
进入新的人生阶段
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些许迷茫困惑
想与人倾诉
正值家国同庆之际
便有了此次相聚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为帮助新生解答疑惑、更好地适应研究生生活,10月5日晚,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2020级研究生团支部于坤銮楼B211举行了“你我相牵,逐梦海院”主题活动。本次主题活动主要分为经验分享会和中秋博饼习俗体验两个环节。
首先进行的是经验分享会,本次分享会邀请到我院王思美、魏然、赵萱萱、付志晨、钟烨、吴浩楠、李长浩、戴萌等几位学长学姐,就志愿者派出、求职就业、院内实习、论文写作、读博深造等几个方面进行经验交流分享。

王思美、赵萱萱、魏然学姐首先向我们分享了她们作为海外汉语志愿者的经历。王思美学姐回忆她在泰国汉语教学的丰富经历,为大家介绍了泰国的孔院情况、主要的工作任务以及难忘的瞬间。王思美学姐提到泰国皇太后大学的建筑仿照苏州园林的风格,极具中国特色,同时近些年中文教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武汉抗疫期间,学校还举办了许多支持中国、支持武汉的活动,让身处异乡的志愿者们倍感温暖。

接下来赵萱萱学姐介绍了英国孔子学院招收志愿者的情况,展示了她所任教的南安普顿孔子学院志愿者的工作及生活情况,工作虽辛苦但却充实,独具英国特色的美食风景以及教学的成就感,也使大家心生向往。

魏然学姐分享了她在新西兰罗托鲁瓦男子高中的中文教学经历,当地独具特色的毛利文化、教学中的酸甜苦辣以及指导学生们参加中文比赛的珍贵经历,都令人印象深刻。

关于求职问题,钟烨学姐介绍了选调生的相关情况,就选调生的报考条件、选调类别、培养路径及备考历程作出详细解释,为同学们提前规划自己的职业方向提供宝贵借鉴意义。

吴浩楠学姐为大家介绍了学院的专业设置、硕士研究方向以及科研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并且转达了李长浩学长的寄语,鼓励新生们在研究生期间积极撰写论文、选择合适的期刊投稿,主动与导师沟通,争取和导师合作撰稿的机会。

最后,戴萌学姐就大家关心的导师选择和论文撰写问题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建议大家多了解导师,通过查阅导师的研究成果及文章提前进行了解,选择研究方向与自己兴趣一致的导师;此外学姐还提醒大家留意平时的科研切入点,某些课程论文也可以成为未来学位论文的方向,并鼓励大家积极锻炼科研能力,丰富履历。

至此,学姐们精彩的分享告一段落
大家获益良多
接下来进行的是中秋博饼习俗体验的环节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中秋自古就有拜月、祭月、吃月饼、赏桂花等习俗
在闽南地区
有一种深受欢迎的中秋民俗活动——博饼
中秋博饼起源于厦门鼓浪屿
始于清初,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月饼文化
相传,郑成功屯兵鼓浪屿时
为解士兵思乡之情、鼓舞士气而创
代代传承至今

“博”最初是一种棋戏,演化至如今的投掷骰子
六粒骰子,一个瓷碗
用投掷结果来决定参与者的奖品,也就是“饼”
中秋博饼
博的是一个好兆头,是一份人月两团圆的喜悦

随着主持人介绍完规则,大家以十人为一组,围桌而站,桌中置一瓷碗,大家轮流掷骰。叮当作响的声音和着大家的笑声欢呼声,带着同学们重回节日氛围,拉近了彼此距离。


“良辰美景须臾事”,伴随着明月清风,本次主题活动也圆满落下帷幕。愿大家感受着海院大家庭的温暖,满载着学长学姐们的祝福,更加从容坚定地迈向新的旅程。
OEC“瀚宇之花”网络文化工作室
文/王予、吕怡溪
图/张文
排版/付成瑶
责任编辑/钟民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