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上午,海外教育学院在二号楼509会议室举行欢送会为即将走出国门教授汉语、传播中国文化的志愿者们壮行,院党委副书记王艺、伍伟平、秘书杨晓燕、团委书记蒋玉塔、以及此次即将参加汉办培训的十几名志愿者参加了此次欢送会,往届优秀汉语教师志愿者作为代表在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发言,会议由伍伟平副书记主持。
已经考上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的2011级汉语教育硕士肖驰率先发言,详尽的讲述了他在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孔子学院的支教经历,分别从汉办培训、跨文化交际、课堂管理、汉语教学等方面讲述了他的生活和教学经验,同时也分享了他遇到困难如何克服,学生捣乱如何控制,心态失衡怎样调整等方面的经验。在他看来,不要怕吃亏,吃亏是福,希望学弟学妹勇于担当,在异国他乡独立自强,努力细心的完成汉语教学任务。
曾在波兰弗洛兹瓦夫大学孔子学院支教的2012级汉硕王雨萌向大家介绍了汉办培训的流程和培训的精彩项目,以及自己如何应对街头抢劫,怎么对付歹徒,以及必要的野外生存训练等方面的经验,这些话题引起了与会同学的极大兴趣。除此之外,她还讲述了在波兰生活的坎坷经历,教学工作的点点滴滴,对她而言“做最好的准备,做最坏的打算“是我们应有的心理准备。
随后,从泰国皇太后大学支教回来的2012级汉硕成玥用生动的ppt和风趣幽默的语言分享了她在泰国支教时遇到的一些感动的事、有趣的事、尴尬的事,每件都让人难忘,她提醒大家,忍受孤独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每个人都要经历一个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在外面,你不是一个人,你是中国“的这种责任与担当的精神也深刻的印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最后,王艺副书记作了总结发言,作为曾出访过许多国家和孔子学院,外事经验非常丰富的教师,她对即将踏出国门的志愿者们表示了感谢与祝福,她说,出国汉语支教的经历绝对是人生重要的精神财富,在这个过程中,你将获得数倍于在国内工作和教学的经验,个人处事能力短时间就会有较大的提升,视野将更为开阔,思维将更加灵活,在艰难的环境中你会变得更坚强,更成熟。
这场茶话欢送会气氛轻松活跃,新老汉语志愿者共聚一堂畅所欲言,既是交流经验分享心得又算是分享故事拉家常,新一届志愿者们在短短的几个小时里获取了很多有益的生活和工作经验,同时对支教心态也有了新的准备,虽然面对分别,谈话不免夹杂着一些伤感,但是在老师和前辈的指引和鼓励下,志愿者们意气风发,信心更足了。(文/王增式 图/洪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