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汉考国际师资处王淼、陈敏老师受邀到我院进行《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及海外教学分享会为主题的讲座。讲座的目的在于全面展示目前全球汉语发展及师资情况、国际汉语教师能力测评框架及理念,帮助海外教育学院汉硕专业的研究生们进一步了解国际汉语教育行业发展情况,增进对本专业发展的了解。
讲座一开始就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国际汉语教师证书》及其资格考试。《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是由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主办的一项标准化考试,是国家汉办汉语教师志愿者和公派教师选拔和录取的优先与必要条件;是作为从事汉语国际教育工作的准入资格;是作为国内外教育机构选聘和评价汉语教师的依据;是作为评价国际汉语教学机构师资水平及教学实力的参考。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国家实力的发展,全球对国际汉语教师的需求也日益增长:2017年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已有67个国家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我国在海内外已建立552所孔子学院,1000余所孔子课堂;主要集中分布在欧美地区,其次是亚洲、大洋洲、非洲。从2013年起,国家每年派出3500位公派教师,6000位汉语教师志愿者,总计逾万人源源不断送往全球各地从事国际汉语教学工作。
作为一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何种素养、如何去获得这些素养,让自己成为优秀的国际汉语教师呢?宣讲老师以一则真实的迪拜国际学校的汉语教师招聘启事向我们展示了国际汉语教师必须具备的五大能力标准:汉语教学基础、汉语教学方法、教学组织与管理、职业道德专业发展、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考虑到海外多元文化,特别向大家强调了课堂管理于教学组织,抗压能力的重要性。
此外,老师还以考试真题为例向大家提了如何准备资格考试的若干建议;针对大家疑惑,向大家分析了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考试与国家汉办志愿者选拔考试不同点。在最终提问环节,也解答了大家关于资格考试常规版与本土版的差异,以及笔试成绩有效期等问题。
(海外教育学院 贾安琪 李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