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7日上午8点,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28名本科学员在雅加达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答辩组由12名厦大导师组成,运用先进的视频软件连接厦大答辩会场进行远程现场答辩,至12月8日下午5点,经过两天的紧张答辩,学员们顺利通过答辩。
本次答辩会历时2天,分4组进行,每组3位导师负责7名学生答辩,学生先做5分钟的论文陈述,然后答辩导师针对论文提出3到5个问题,由学生现场答问。每场答辩结束后,导师组马上予以总结,并宣布本场答辩结果。
对于此次论文答辩会,中方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和印尼合作院校万隆国际外语学院领导都极为重视,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郑通涛院长、远程教育部刘强主任等领导亲临现场指导工作,万隆国际外语学院密切配合,厦大远程本科教育项目印尼区负责人、中国汉办公派教师郭旭现场指导毕业论文答辩工作,确保此次论文答辩会的圆满成功。
对于网络远程论文答辩会,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郑通涛院长说:“网络远程论文答辩会的顺利举行标志着厦门大学与万隆国际外语学院及印尼各方的合作迈出了可喜而坚实的一步,网络视频答辩为印尼华文远程教育探索出一条新路。”
“为确保厦大作为中国一流名校的毕业论文质量,本次毕业论文答辩将按照严格的程序执行,参加答辩的论文将实行三次审核制度,即先由学术评议委员会审核确定学员答辩资格,再导师组确定答辩成绩,最后提交厦门大学学术委员会进行答辩审核,严格把关,确保论文的规范和质量。”厦大海外教育学院远程教育部刘强主任介绍说。
“此次论文答辩会,其规模之大,设备之优,程序之规范,审核之严格,在整个印尼来说堪称一流,希望日后中印两方的合作更加顺利,将远程学历教育项目更好的开展下去,为那些渴望读书而无暇赴中国留学的人士提供一方便利的平台。”万隆国际外语学院院长第一助理曾秀娜说。
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与万隆国际外语学院合作举办的师范类及文化类网络远程本科教学课程,于2009年秋季开课,到目前为止,已有130余名学员顺利毕业。加上30余名正在就读的学生及正在准备论文的同学,该项目已培养了近160余名优秀汉语人才。
厦门大学与印尼华教机构的渊源,可追溯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其时,印尼华校毕业生和华校年青教师怀抱爱国热枕,纷纷争取回国升学,值此之际,厦门大学即与印尼各华教机构合作,鼓励这些热爱新中国、热爱中国文化的人士,远程进修厦门大学各项专科课程,以达到不必远赴中国也能升大学进修中国文化的目的,并鼓励他们留下,为印尼华教事业服务。
随着合作的全面深入,自2009年开始,厦门大学和中国国家汉办联手,经过层层考核和专业培训,遴选优秀的教学和管理人才,亲赴印尼负责网络远程教育项目的发展。自此,汉语本科学历课程学习、毕业论文答辩,都不必远赴中国,身在印尼即可完成所有程序。该项目专业开设也日趋多元,在原有文化类和师范类的基础上,2014年又新增国际贸易、会计学等经济类专业,受到印尼学员的大力欢迎,目前新一届学员正在火热招生中,欢迎大家踊跃报名。
“我们平时工作忙,不想长久的离家,也不能在中国留学长达数年,报名参加厦大网络远程文化班,从课程学习到论文答辩在印尼就可以一站完成,即满足了我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的渴望,没有影响工作又可以照顾家庭。”来自泗水的本届毕业生、印尼女高音歌唱家张小佳女士如是说。
谈起本届文化班,本届来自雅加达的许志先生深有感慨,作为雅加达文化班的组织者,许志先生和自己的夫人即印尼著名书法家庄玉兰女士,还有同样以书法闻名的妹妹许辉女士,亲自带头参加厦大文化班,两年来,他们不仅提供高大上的教室,还提供的非常丰盛的午餐,这让学员们感动不已,许志先生还为班级取了一个名字叫“雅聚班”,正式的课程虽已结束,但是“雅聚班”的精神一直延续,班上定期举办中国文化专题或者国际大事的演讲,大家济济一堂,谈笑晏晏,如坐春风。
本届答辩会的最后一场,轮到了年近80岁的林勤造先生答辩,林先生精神矍铄,顺利完成答辩,他的女儿和孙子也来到了现场助阵,当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林先生论文通过时,现场一片欢呼,他的女儿感动的流下了眼泪,“真没想到,快八十岁了圆了我的大学梦”,林先生感慨的说。
班上还有两位学员刘乃文先生和王兼发先生,他们几十年前就已经报名厦门大学,由于时代等特殊的原因,未能完成学业,此次参加厦大网络远程本科班,终于顺利毕业,拿到了等待已久的学位,在最后的毕业聚餐上,许志先生祝贺他们迎来了“迟来的春天”。
论文答辩学员最后一天的顺序安排非常的巧合,第一个就是许志先生,最后一个是其夫人庄玉兰女士,答辩室内悬挂着庄玉兰女士的书法作品“一马当先”,厦大项目负责人郭旭老师在毕业贺辞中送上一联:“主席一马当先,夫人挥毫压轴”。
与此同时,郭旭老师对毕业的学员表示祝贺:“因为厦大严格的学术要求,参加厦大班需要面临很多的挑战,大家勇于面对挑战,接受挑战,并取得胜利,战必胜,攻必取,运筹于许先生办公室之中,决胜于万里之外的厦大,真应了那句老话:人生七十才开始,人生八十正当年。” (郭旭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