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晚,第六届“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总决赛暨颁奖晚会成功举行,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国家汉办主任许琳,中央电视台党组副书记、常务副台长魏地春等领导出席总决赛暨颁奖典礼,并为获奖选手颁奖。我校海外教育学院法国留学生马睿婕、波兰留学生刘丽春和医学院俄罗斯留学生李安通过预赛成为百强选手,其中马睿婕和李安晋级30强,获得大赛优秀奖,刘丽春获得大赛入围奖。同时,李安同学在大赛官网的“网络人气排行榜”中,以229343票高居排行榜第三名,获得“网络人气选手”铜奖。
本届汉语大赛采用了全新的“导师制”,在“100进30”的环节并没有沿袭往年传统的答题模式,而是将选手们分成A、B、C三组,在“汉语训练营”活动的三个环节中分别进行重点考察,通过和导师们进行交流、互动,考验选手的临场反应和综合表现,让导师们对选手能有直观的了解。最后一起进入第四个环节——“导师一对一”,选出晋级名单。我校选手马睿婕和李安顺利通过此环节,晋级30强。
在接下来“30进6”的比赛中,30人将分成5组,采用4个环节决出5名选手进入到下一阶段的比赛,而每组淘汰的选手将由导师挑选6人进行同样环节的比赛,最终决出1名选手同前面的5人共同进入6强。我校选手马睿婕在第一场被淘汰,但是被选为复活选手参加第六场复活赛,可惜并未在复活赛中晋级。而另外一位我校选手李安在第四场比赛中惜败,没有进入六强。
我校一直非常重视此项赛事,自第二届大赛开始,已经连续5年承办了厦门赛区的预赛。海外教育学院自预赛阶段开始,就成立了“汉语桥”大赛工作领导小组,在全校范围内招募、选拔参赛选手,赛前更是组织了培训团队,为选手们量身打造参赛方案,从汉语语言能力、国情知识、文化技能、才艺展示和舞台个人风格塑造等方面设计了全面细致的培训计划。
CCTV“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是由中央电视台与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联合主办的大型在华留学生汉语比赛,是世界人文交流领域的知名品牌活动,同时也是体现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水平的标志性赛事。本届大赛规模空前,自5月启动以来,全国共有28个赛区,来自200余所知名高校的上万名选手参加预赛,争夺100个进京参加总决赛的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