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CCTV“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27日在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举行厦门赛区预赛。来自福建省5所高校、23个国家的32名在闽留学生同台竞技,角逐8月在京举行的决赛名额。最终,四名选手获得赴京决赛入场券。厦门大学选手充分展示厦大留学生风采,勇夺三个席位。
本次厦门赛区预赛采取面试形式,内容包括3分钟自我介绍和才艺展示及3分钟评委问答环节。每位选手面试结束后,评委当场举牌表决,获得三盏绿灯的选手获得进入待定区,等待第二轮PK;获得三盏以下绿灯或者不亮灯的选手则直接在预赛环节被淘汰。
本次比赛的三位评委分别是:央视国际频道著名主持人叶迎春女士、海外教育学院院长郑通涛教授及厦门《海峡导报》黄少毅副主编。来自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医科大学和厦门理工学院的5所福建高校、32名留学生,经过一天的激烈竞争,厦门大学俄罗斯留学生李安凭借着对中华文化的娴熟演绎直接晋级;在第二轮的30秒自我展示PK环节,来自福建师范大学的尼日利亚留学生苏强、厦门大学法国留学生马睿婕、波兰留学生刘丽春等三位选手最终胜出,赢得“进京通行证”。
本届“汉语桥”在华留学生大赛由中央电视台与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联合主办、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承办,参赛对象为非中国籍、母语为非汉语的在华留学生,大赛分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进行,预赛阶段在中国内地28个赛区、200余所知名高校进行选拔,获得决赛入场券的优胜者将于8月中下旬前往北京争夺决赛桂冠。
“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始办于2008年,厦门大学自第二届大赛开始承办厦门地区的预赛。该赛区比赛中,涌现出不少优秀选手:第二届大赛厦门大学乌克兰留学生卡佳获得大赛银奖;厦大美国留学生吴孟夺得第三届大赛铜奖;第五届大赛厦门赛区选手更取得辉煌成绩,来自福建师范大学的塔吉克斯坦留学生米娜荣膺总决赛冠军及大赛“汉语之星“称号,厦门大学美国留学生李想进入前15名获得优秀选手称号。
“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是世界各国大学生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是体现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水平的标志性赛事。近年来,厦门大学紧密配合国家汉办“汉语桥”工程,连续承办5届“汉语桥”大赛厦门赛区预赛,向总决赛输送了许多优秀选手,多次获得大赛优秀组织奖。厦门大学以“汉语桥”大赛等重点赛事为平台,鼓励全校3000多名留学生学习汉语文化知识和才艺技能,不断提升留学生的培养质量及管理水平,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促进汉语国际推广,打造具有厦门大学特色的多元化、国际化的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