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汉语国际推广工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让全世界都来说中国话更是我们做好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巨大动力!”谈起海外汉语推广工作,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院长郑通涛颇有心得。作为厦门大学专门从事对外办学的高等教育机构,厦门大学的海外教育学院不仅是中国最早开展对外教育的机构之一,还是国家汉办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重点院校之一,也是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之一。现在的海外教育学院,设有华文系、海外学生部、远程教育部、海外汉语言文化教育研究所、日本研究所等机构,经过五十年的发展,学院已经形成面向世界、面向东南亚,来华面授学习与中文远程教学并举的教学特色。
“我们的学院创建于1956年,曾使用华侨函授部、海外函授部、海外函授学院等名称,1991年经教育部批准定名为海外教育学院。长期以来,我们负责各类留学生的汉语教学与海外华文师资的培训,在华文教师培育、汉语国际推广方面做出了自己的成绩。”郑通涛介绍,在高层次学生培养方面,海外教育学院开展汉语言专业(经贸方向、文化方向)本科教学,招收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对外汉语教学方向、中外语言文化比较方向)、传播学专业(中华文化与传播方向)硕士生,并与人文学院中文系联合招收文艺学专业(文艺传播学方向)博士生。而作为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汉办)审定的海外孔子学院建设单位之一,海外教育学院还在海外建成泰国皇太后大学孔子学院。并作为国家汉办指定的海外汉语师资培训点和国家汉语水平考试委员会指定的汉语水平考试(HSK)考点之一,顺利完成数批共1000多人的海外汉语教师培训项目和数次海外学生参加的汉语水平考试。
加强教学管理 提升教育品质
郑通涛介绍,现在厦大约有2200多名海外学生,其中海外教育学院里就有1500多名。针对此情况,海外教育学院特地成立了海外留学生管理部,包括学生注册科、学生管理科及数十个辅导员来进行专门管理。“除了加强教学管理,我们还特别重视教学品质的提升,比如我们今年就成功获批了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国际汉语教育硕士点,目前已经招了20多个国外的学生,计划明年开始招收国内的学生;另外,我们今年也招收了对外汉语教育硕士近50人。前者是专业硕士,倾向于应用型;后者是研究型硕士。同时,厦大海外教育学院的汉语网络教学也是国务院侨办唯一的华文课件拍摄基地,已开发了适用于《汉语教程》课题教学使用的100个课件及配套教案,还有商务汉语系列视频教学课件等,我们希望全世界的华人华侨都可以通过网站进行汉语学习。”
重视孔子学院 建设南方基地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我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比如孔子学院的发展和规划就是我们很重视的一块内容。”郑通涛说,作为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汉办)审定的海外孔子学院建设单位之一,目前与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合作建设的孔子学院共有10所,是全国孔子学院最多的高校之一。包括了泰国皇太后大学、英国威尔士的卡迪夫大学、波兰的弗罗茨瓦夫大学、德国的特里尔大学、法国巴黎第十大学,土耳其中东技术大学,尼日利亚纳姆迪.阿齐克韦大学、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等十所。
在孔子学院的建设中,厦大海外教育学院主要负责孔子学院的建立,中方的院长、汉语老师由厦门大学指派,同时外方大学也会委派一个外方的院长来合作。“十个孔子学院都成立了理事会,由厦大和对方大学双方的代表参加,这样的合作非常有利于教学资源的整合和互补。此外,我们也从社会中招聘一部分教师,费用由国家汉办跟厦大共同支付。”郑通涛告诉记者,要做好汉语国际推广工作需要发散的思维,全新的思路,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网络平台资源,全方位、多角度、尽量便利的实现教学互动和反馈。“这些工作涉及的方方面面很多,需要一个完整的建设方案和构建。包括我们现在做的汉语国际推广厦门大学南方基地就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努力实现汉语国际 推广的“六大转变”
“厦门大学南方基地是中国最大的支撑海外孔子学院运作的基地,第一期主要是以支持东南亚国家孔子学院的运作为目的,而最终的目标是为全球400多所孔子学院的运作提供服务。”谈起南方基地的建设和意义,郑通涛信心满怀,“相信在孔子学院总部和国家汉办的指导下,结合厦门大学自身的办学特色和文科教学优势,南方基地的建设能够为全球孔子学院建设和汉语国际推广工作提供教学资源、师资培训、能力测评等有力支撑和全方位服务,努力实现汉语国际推广的六大转变。”
据了解,筹备中的南方教育基地共分为:远程教育基地、教学资源支撑基地、孔子学院院长及师资培训基地、国别化教材开发基地、汉语国际推广人才储备基地和中华文化体验基地。“我们计划在翔安校区用500亩地盖孔子学院,建筑面积将近十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基地。整个基地是一个园林式建筑风格,里面融合了中华文化的各种要素,小桥流水、楼阁辉映、办公区、教学区、住房区穿插其间,各个教学区和功能区将采用不同的建筑风格和特色,但总体上又融为一体。让学生们在学习中国文化的同时能够身临其境,在厦门就感受到整个中国的概貌与各地特色建筑与风景,了解到中国传统的民俗和文化。”
建设多元化网络平台
“远程教育基地是以互联网、卫星电视等现代通讯技术手段为媒介,立足于为汉语国际推广而建立一套数字化远程教育系统,也是国际汉语推广的宣传平台、交流平台、师资培训平台、汉语学习平台和资源共享平台。基地的建设包括了门户网站建设、开发和采购远程教育软件系统和系列网络课件制作。”郑通涛介绍,国别化教材基地将根据不同国家教育体制和教育文化的需求,结合不同语言文化背景国外学习者的生活、思维和习惯,开发出适合各国使用的各类汉语和中华文化教材。这些教材将由国内外的专家共同编写,这是与之前的教材的不同之处。
南方基地的另一个看点是中华文化体验基地的建立。拟建立国别馆、中国地域文化馆、中国民俗馆、中国文学艺术馆、中华科学技术展示馆等场馆来宣传中华各民族文化的绚丽多彩。“我们的学员可以在这个基地里看到中国的建筑、书法、诗画、民俗以及在这些艺术作品中所包涵的思维方式。基地里面还有一个摄影棚,可以请中外名家来拍摄一些类似《百家讲坛》式的节目,然后放到网络上,方便全球汉语学习者的学习。我们还要建立一个中国汉语国际推广最大的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将包含汉语国际推广的所有图片、资料、文献、机构、人才库,并和中央教育电视台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希望拍摄的汉语教学资料和宣传片可以通过卫星电视来进一步普及推广,并结合因特网的力量来建立一个立体化的汉语推广系统。”郑通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