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思政 -> 工作动态 -> 正文

我院师生热议全国两会

时间:2024-03-13 作者: 点击:

近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完成各项议程,在民主、团结、务实、奋进的热烈气氛中胜利闭幕。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师生认真收听、收看、了解全国两会动态,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备受鼓舞,深感振奋。师生们纷纷表示,全国两会传递了信心,凝聚了力量,未来将更加脚踏实地,锐意进取,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院党委书记 范丽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胜利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了过去一年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并对新的一年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安排,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会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强调以真抓实干提振发展活力,并围绕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重大问题做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更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学院党委要加强组织领导,把学习宣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作为当前重大任务抓紧抓实。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加快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作出学院应有的贡献。

院长 陈志伟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2024年两会期间,教育、科技、人才作为一个热点话题也同样在大会中被多次提及,我们应当立足于厦门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的角色站位,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落实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科技赋能步伐、推进国际中文教育数智化应用和创新发展的重要任务。把握时代技术红利,综合新兴科学技术,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以科技赋能,推动中文教育创新发展,提高国际中文教育质量与水平,创新人才培养,弘扬中华文化,传播中国声音。同时,以“特色”与“底色”作为国际中文教育的现代化科学化技术化手段;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科学教育作为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内容与策略。

华文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朱宇

全民瞩目的两会再提“新质生产力”,着重强调了大数据、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量子技术、生命科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国际中文教育领域也应顺应国家号召,一方面积极开发、利用基于GPT和大语言模型等高新科技的教学资源、教学手段,大力提升国际中文的教育传播效率和效果;另一方面,要紧密围绕新质生产力行业发展,实证研究这些行业的语言特征、教学规律、文化内涵,培育新兴行业国际人才的语言交流核心职业技能,为职业+中文生发更具生命力的增长点,实现语言工作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为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服务的根本目标。

泰国皇太后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 张桃

放眼世界启新程,春风万里谱新章。2024年两会胜利召开,我们深受启发和鼓舞。今年两会强调了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使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也为皇太后大学孔子学院的发展指出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孔子学院作为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不仅要传播中华文化的精髓,还要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实现文化的双向交流。我们更要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吸引更多的海外学生学习汉语和中华文化,培养更多知华、友华、爱华的国际人才。今后我们将以全国两会精神为指导,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为推动孔子学院的发展,为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为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而不懈努力。

语合中心孔子学院专职教师、副教授 邓军

学习了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后深感鼓舞,报告着眼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强调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的倡议让人留下深刻印象。本人2023年曾担任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青少年汉语桥夏令营福建组的班主任,从北京到厦门到泉州,与来自11个国家的24名学员两周的朝夕相处,让我有幸感受和见证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青少年们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所获得的机遇和发展,以及他们在促进民心相通和国家间交流合作上的重要作用。在夏令营期间,厦门大学作为夏令营福建组的接待单位,安排了丰富的文化讲座和参观活动,让营员们充分领略中国语言文化的魅力,感受“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底蕴,搭建起一个有力的学习中文、了解中国的平台。学校、学院和教师们上下一心的这种努力,也是跟国家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互利共赢、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的战略是高度一致的。

院团委书记、辅导员 陈艺新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为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将认真学习领会两会精神,将两会精神融入学生的思想引领和日常教育管理之中,引导青年学生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同时结合学院学科特点,积极引导学生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贡献青春力量。

2022级研究生党支部书记 张旭

聆听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国家经济形势稳中有进,人民福祉持续增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我倍感振奋。作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我对报告中提到的教育部分印象深刻。报告中指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这一提法彰显了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期望。我们要努力在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与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院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2023级研究生 陈晓柯

通过认真观看两会开幕式和聆听政府工作报告,我感到信心倍增,斗志昂扬。尤其是报告中提高的关于就业、医疗、教育等数据,结合过去一年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我更加感受到这些成就的来之不易,这充分说明我们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同时我注意到,在这次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外交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始终站在历史的正确一边,做好新时代新征程的对外工作、开创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新局面提供了理论指导。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我们更要提高站位,紧握时代的接力棒,立足专业特质,彰显学院特色,以青年之资助力国际中文教育事业蓬勃向前,以奋斗之力让中华文化走向更大舞台。

厦门市翔安区沙美社区挂职团支部副书记、2023级研究生 邵丽佳

两会的胜利召开奏响了实施“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关键之年的前进号角。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鼓舞人心,催人奋进,让我们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作为挂职团支部副书记,在社区基层工作期间我深切感受到了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在逐步成为现实。自挂职以来,沙美城中村现代化治理步履不停,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也在不断优化;政府利用现有土地资源进行提升改造,推动失地农民转产就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同时,面向居民大力开展医疗保险、财产安全等知识科普,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安全。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脚踏实地、锐意进取,努力做好帮扶工作,为国家发展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马耳他大学孔子学院志愿者、2021级研究生 吴思薇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作为一名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深刻感受到国家强盛繁荣是我们的坚实臂膀,中国语言和文化对海外学生的吸引力也日益加深。在这个说着英语和本国语言的国度,汉语教学就像一颗小小的种子,慢慢地生根发芽。第一堂课时,我告诉学生们,汉语能为你的未来提供无限可能,同时我也希望大家能在我的课堂中了解真实、美好的中国。我们共同分享、讨论,站在不同国家视角讨论文化、教育、经济和生活现状,学生们无时无刻都想亲身去感受、体验书本外的中国。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我也将继续践行国际中文教育者的责任与义务,坚定理想与信念,用专业知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树立好中国形象。

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孔子学院志愿者、2023级研究生 陈盈菲

作为一名正在海外任教的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我对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深感振奋。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在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部分指出,要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我现在既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者,在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自身存在的种种不足。在今后的学习、实践中,我将努力向具有全球视野、中国情怀、专业素养的人才这一目标迈进,勇担时代使命,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此外,我必将牢记嘱托,坚定理想信念,争取圆满完成本次志愿者赴任工作!

2023级泰国籍研究生 周惠玲

中国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深深吸引了我,重视培养每一朵花朵,体现了“少年强则国强”的理念,这为国家未来的富强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科技领域,我目睹了中国科技创新的惊人速度和成就,中国政府支持推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领域的迅猛发展,这些变化也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里。我发现,中国的新四大发明已经成为我的生活一部分,无论是高速铁路、地铁,还是移动支付、网购等都让我生活变得更加便利高效,使我深深感受到中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我也看到了中国与泰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不断加深。我也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影响力和责任担当,这一提倡不仅促进经济合作的平台,也是推动文化交流和民心相通的桥梁,拉近了各国人民的距离。通过在中国留学的三年时间里,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在教育、经济和科技等方面的巨大进步和变化。同时,我也认识到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所展现出的开放和包容精神,以及其推动全球合作与共赢的决心。作为一名泰国留学生,我愿意为促进中泰两国的友好交流与合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共同打造更美好的未来。

(/学院师生)


友情链接

中国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新店镇翔安南路厦门大学翔安校区坤銮楼(主楼群二号楼) 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361102

电子邮件:oec@xmu.edu.cn(招生) gjzwjy@xmu.edu.cn(办公室) 网站:http://oec.xmu.edu.cn/

电话: +86 (0)592 2186211 传真: +86 (0)592 2093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