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日晚,厦门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第二百四十期学术沙龙借助腾讯会议线上平台举行。本期,学术沙龙有幸邀请到曾小红副教授,为大家讲解《新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及其二语教学研究启示》。

讲座开始后,曾小红老师首先带领大家回顾了理论语言学的一些知识,包括理论语言学的哲学背景及开端、语言学背景及形成、现状及流派等。
接着,曾老师又向大家介绍了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曾老师说,格莱斯构建的意义理论是以他对语言和思维的关系的理解为基础的,他的会话含义理论是语用学的核心内容,在言语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格莱斯认为,在所有语言交际中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这是一种双方都应该遵守的原则,格莱斯称这种原则为会话的合作原则,具体为四个准则:量的准则、质的准则、关联准则、方式准则。

随后,曾老师讲解了新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重点提到了荷恩等级、列文森的意义三分理论和内嵌会话含义方案这三个概念,并详细解释了它们的含义。曾老师又讲到了三素分析法,此法强调的是用言简意赅的方式提供词汇的语义信息、句法信息和语用信息。
之后,曾老师谈到了新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对于第二语言教学的启示,如在汉语相关研究的适用性检验、具体问题体系的建立、国际中文教育语法语用体系的改进、汉语水平等级的制定上都可以运用新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曾老师还提道,中国古典语言哲学中也有很多内容体现了新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我们应细细研读中国古典语言哲学。

最后,曾老师讲到,新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比较抽象化和程序化,掌握起来比较难,这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它的实用价值,影响了它的传播性。此理论提出后,有人支持,有人反对,不可否认的是,这一理论对会话含义乃至整个语用学的研究都是极具价值的。

曾小红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细致入微,十分精彩。相信通过本次学术沙龙,同学们会对新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及其二语教学研究启示有了更为清晰和深刻的认识。
本次学术沙龙在同学们的感谢弹幕中圆满结束。(图/文付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