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8日晚,厦门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第239期学术沙龙在坤銮楼C104会议室成功举办,这也是今秋第一场线下讲座。在我院学子的期待中,张灵芝老师与张姜知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主题为《语言教育专业漫谈》的学术沙龙分享。本次沙龙围绕就业、专业、学业三个话题展开。

首先,就就业而言,张灵芝老师向我们分享了当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博士的发展现状,张姜知老师认为除了中小学教师和大学辅导员两个就业方向之外,可以把读博作为今后的一个选择方向,积极参加学术研究,进一步提升自身学术素养,为就业提供更多可能性,可将大学讲师作为今后职业的一个选择。
其次,就专业层次上,张灵芝老师表示,国际中文教育作为一门由多个一级学科融合形成的新兴交叉学科,其专业程度在一直提升。一方面,我们可以长期作为孔子学院对接的汉语教师,另一方面,我们的所学内容也足以胜任中小学语文教师的岗位。张姜知老师认为,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不能画等号,我院学生不能仅满足于习得专业相关知识,要在学习、实践过程中不断扩宽自己的跨学科视野,主动了解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等相关知识,为今后就业提供更大选择空间。张灵芝老师表示, “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的说法已经不适于当今时代中文热的发展现状,我们要对本专业“国际中文教育”充满信心,不断提升专业水平的同时,培养自己深度思考的能力。

再次,就学业层面,张姜知老师认为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性格、态度、气质,我们要培养自己学以致德、学以致知为主,学以致用为次的学习理念;战略易学,战术难学,要懂得没有捷径就是最大的捷径,要脚踏实地地学习并钻研,做研究切忌敷衍;张姜知老师鼓励我们要树立三个自信心,树立“道路自信”,相信自己的选择的专业和过往的经历,树立“习惯自信”,相信自己现已培养的一些习惯能够让自己日益进步;树立“方法自信”,要善于坚持自己的学习方法,例如做读书笔记理顺学习思路等。关于“游戏人生”,两位老师一致认为我们可以将当前自己学习的过程看做是游戏的过程,将自己所遇到的困难与挫折看做游戏过程中未能顺利通过的关卡,少一些得失心,在沉浸的过程中获得参与感与幸福感。

针对同学们关于我们未来就业的对口方向的提问,张姜知老师表示,在求职过程中不一定要根据专业选择职业,爱好在找工作过程中也会发生一定作用,学生阶段的一些学习、实践经历可能都会派上用处,学习之路上没有白学的知识。经过几轮沟通,同学们深受启发,对自己的未来也有了更深层的想法。最后,本次学术沙龙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文:栾晓雯 图:樊浩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