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科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科学研究 -> 正文

第二百三十八期学术沙龙成功举办,高清辉副教授主讲《项目反应理论——模型及应用》

时间:2021-11-04 作者: 点击:


 

2021113日晚,厦门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第二百三十八期学术沙龙借助腾讯会议线上平台举行。本期,学术沙龙有幸邀请到高清辉副教授,为大家讲解《项目反应理论——模型及应用》。

首先,高清辉老师提到“测量”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各个学科。测量工具主要是测试、问卷调查、观测、访谈等。接着,高老师为大家介绍了几种主要测试理论:经典测量理论CTT,概化理论GT,项目反应理论IRT,认知诊断理论CDT等。

在讲到经典测试理论CTT时,高老师说经典测试理论的理论体系非常完善,是其他测验理论赖以产生的基石。但经典测验理论同样存在缺陷,如存在样本依赖、测试依赖,存在信度和误差问题,无法预测被试者在单个题目上的表现,不能“因人施测”等。

高清辉老师提到,为了克服经典测试理论存在的局限性,项目反应理论应运而生。高老师首先为大家介绍了项目反应理论的发展历程,然后又讲解了项目反应理论存在的四种假设。接着,高老师又介绍了项目反应理论的应用价值,如可以编制自适应测验,对测验成绩进行等值处理,用于题库建设等等。

高老师讲到,项目反应理论克服经典测试理论存在的局限性,它的优点是:题目参数估计更为准确;解决了测验等值问题;定义了信息函数这一综合质量指标来评定整个测验的准确性等。但项目反应理论同样也存在缺陷:如单一维度假设难以满足,推广性较差,测验精确度不易保证等等。

最后,高老师为大家详细地讲解了RASCH模型、多侧面RASCH模型及其应用,又解释了参数估计、模型的拟合度等较难理解的概念,并再次总结强调了项目反应理论的优缺点。

高清辉老师的讲解生动详实,细致入微,相信通过本次学术沙龙,同学们对项目反应理论的模型及应用有了更为清晰和深刻的认识。

本次学术沙龙在同学们的感谢弹幕中圆满结束。

 

                                                                  \文:付艺伟

友情链接

中国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新店镇翔安南路厦门大学翔安校区坤銮楼(主楼群二号楼) 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361102

电子邮件:oec@xmu.edu.cn(招生) oecbgs@xmu.edu.cn(办公室) 网站:http://oec.xmu.edu.cn/

电话: +86 (0)592 2186211 传真: +86 (0)592 2093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