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0日晚7点30分,第211期学术沙龙在“云端”成功举办。北京语言大学硕士、美国印第安纳国际学校中学部中文教师刘志刚老师应邀作“影视视频素材在汉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由海外教育学院潘超青教授主持,学院教师、研究生及留学生共九十余人聆听了此次讲座。
讲座围绕“视频素材的三大特点”、“视频素材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视频素材存在的问题”三个部分展开。刘老师首先提出视频素材具备三大特点,一是真实性和趣味性,二是形象性和直观性,三是多维一体性。他通过展示多个视频片段,说明视频素材的这三大特点决定了其在教学中的价值。之后,刘老师详细介绍了视频素材在汉语词汇教学、语法教学、文化教学、听力口语教学及视听说课上的使用,利用实例讲解说明视频素材具有再现语用场景、解决教学难点、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创新教学设计等五个作用。最后,他指出视频素材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他认为要选用语境清晰、台词简明、意义明朗的视频素材辅助教学,并且要注意避免因个别字词与学生母语中负面词汇发音相似而造成的文化冲突和误会。
提问互动环节中,与会的师生积极发言讨论。刘老师耐心解答,提出为不同国家的学生播放视频不仅要考虑文化差异,而且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兴趣和需求,视频要尽量选自现代影视。刘老师还鼓励大家参与到视频素材收集中去,致力于对外汉语教学。
最后,潘超青教授对此次讲座的内容进行总结,感谢刘志刚老师为大家带来这场精彩的学术沙龙,讲座在平台留言区一句句衷心的感谢语中圆满结束
文/李晓霞 图/曾婧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