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晚,海外教育学院第199期学术沙龙在坤銮楼A104成功举办,这也是本学期举办的第一次学术沙龙讲座。本次沙龙的主讲人为方环海教授,主讲题目为“何为汉学,汉学何为”。
方环海教授紧紧围绕讲座主题,从“何为汉学”和“汉学何为”两个大的方面展开叙述,将重点放在了介绍“何为汉学”这一基础而重要的问题上。他首先肯定了汉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在当今学术界,汉学已经成为“显学”,并且成为近二十年来西方传统文科中发展最快的学科,汉学的存在也揭示出了中国文化的世界性意义。接着,方环海教授着重解释了“何为汉学”的问题,他从学术界对汉学定义的各种讨论出发,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对汉学的概念、研究对象、研究重点等进行了解释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方教授认为,二语习得者开展的中国研究就是汉学,汉学与二语习得密不可分。随后,他又系统地介绍了汉学的历史发展轨迹,指出了汉学中存在的中西对立现象和“东方化”倾向,并对汉学的特点进行了概括说明。最后,方环海教授就“汉学何为”的问题进行了介绍,他指出,汉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反馈国外的中国研究、借鉴外国文化的研究并且促进中国文化的研究,其独特意义主要有三点:提供中国语言文化的独特视角,是中国语言文化的参照系,有利于构建全面科学的中国文化体系。
在最后的提问环节中,方环海教授针对在场学生提出的西方“祖先崇拜”研究态度的变化、汉学怎样去“东方化”以及汉学文化研究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并且强调了汉语国际教育和中华文化传播任重而道远,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本次沙龙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文/李敏昭 魏荣臻 图/张淑杰